丝路视听08-27 23:33
新疆广播电视台/丝路视听讯(记者:关荣 司熠 赖莉莎)8月的新疆,风里都裹着瓜果的香甜。70年前,这里的果树还只是农家院落里的“零星点缀”;如今,历经70载砥砺奋进,新疆林果业已实现从“林果大区”到“林果强区”的历史性跨越,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富足一方百姓的支柱产业。
一颗果子的“甜蜜旅程”
在新疆众多优质果品中,由本土培育的新品种新梅凭借“果大核小、果肉软嫩、一口爆汁”的特质,不仅赢得林果专家青睐,更成为消费者追捧的“甜蜜新宠”。
在全国最早种植新梅的伽师县,如今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新梅生产基地,45万亩新梅已经进入全面采摘期。清晨,采摘工人穿梭果林,将成熟果实轻摘入篮;随后,200多名分拣工人按果径、色泽、成熟度精准分级,分拣完成的新梅2小时内即可通过冷链物流发往各地。
往年新梅的销售期只有20多天,今年直接续航到6个月!更酷的是,25家深加工企业的果干、果酱、新梅汁……让伽师新梅附加值拉满,真正实现“一颗新梅富一方百姓”。
从“靠天吃饭”到“智慧种植”的产业升级
在麦盖提县,全国最大的红枣种植基地迎来了一场“技术革命”。这里成立了专门的红枣产业研究院,引进240多个品种,建立资源圃,为红枣产业提供科技支撑。
麦盖提县拥有全国最大的红枣种植基地,2024年核心区种植面积达30 万亩。当地组建了140支林果技术服务队。通过定期开展培训,把科学种植技术送到田间地头。阿不都克尤木・吾斯曼家的24亩红枣,就在品种改良与科学种植技术加持下,亩产提升至700公斤,年收入稳定在10万元以上。
2022年以来,新疆举办的各类林果技术培训超5万多场次,培训林果技术骨干及农民380多万人次。通过提质增效工程实施,商品果率提高到86%,引进培育推广林果新品种200余种,组建起了核桃、红枣、杏、苹果、香梨5个产业技术体系。
从“地方特产”到“全国爆款”的市场跨越
科技让新疆林果“种得好”,而完善的产业链与市场渠道,则让这些“天山佳果”实现“卖得远、卖得好”。如今,新疆已引入林果链主企业、骨干企业70多家,成立专业合作社2000多家,开发加工产品500多种。
借助着“十城百店”“疆果东送”等机制,新疆林果年均外销率高达80%,真正实现了“从天山脚下,到全国舌尖”。
一审:刘慧
二审:黄涛
三审:冯兴鲁
编辑:刘慧
哈力
2025-08-31
👍👍👍👍
网友67810
2025-08-30
👍
网友67810
2025-0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