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视听04-07 13:27
新疆广播电视台/丝路视听讯 (记者 司熠)今年前两个月,霍尔果斯口岸出口商品车 4.7 万辆,同比增长 14%,创历史新高。霍尔果斯口岸作为中国与中亚、欧洲经贸往来的枢纽,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与不断创新的政策举措,在汽车出口领域掀起一场 “陆上加速度” 的发展热潮。
政策红利释放:通关效率提升的“密码”
过去,汽车出口需经历繁琐的倒短运输、TIR证书办理等流程,如今,今年3月份实施的新政策,笼车可直接过境哈萨克斯坦,无需额外手续,运输成本降低,效率提升2-3天。
“自驾出口商品车快速通关模式” 中的 “一码通办” 举措,更是一大创举。一张二维码集成车辆多重关键信息,通关效率提升近 80%。政策优化不是简单的流程调整,而是对传统外贸模式的颠覆。霍尔果斯的实践证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才能让企业轻装上阵,真正激活“陆上丝路”的潜力。
产业链升级:从“卖车”到“卖服务”的转型
中国汽车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中亚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对汽车售后维修、改装等服务的需求呈井喷式增长。随着汽车出口规模扩大,霍尔果斯的产业生态正在从单一的整车贸易向全链条服务延伸。洗车、贴膜、改装、维修……这些增值服务正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中亚市场的需求为中国汽车产业提供了广阔的 “新蓝海”,而霍尔果斯则成为中国汽车产业深耕国际市场的前沿阵地。曾经仅从事货代业务的霍尔果斯荣达商贸有限公司,敏锐捕捉到市场变化,今年开设汽修厂和装潢车间。
自贸试验区赋能:打造汽车出口“生态圈”
依托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霍尔果斯片区的政策优势,当地正构建“跨境电商+汽车产业带”的新模式。跨境维修、零配件制造、汽修培训等业务相继落地,形成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全链条生态。目前,国盛车马赫、中国重汽等知名企业已进驻,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从“通道经济”到“产业经济”,霍尔果斯的蜕变印证了一个道理:唯有改革破局、服务升级,才能在全球贸易中抢占制高点。中国汽车的“陆上加速度”,仍在继续。
编辑: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