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融媒体中心6小时前
曾经,这里是偏居一偶的小县,超一半土地是山地荒漠,年轻人纷纷出走,牧民逐草而居,农民靠天吃饭。
而今天,303万游客涌入这里。5000兆瓦绿电从戈壁直送华东,牧民放下羊鞭、走进新能源车间。新疆木垒,正以一场惊艳的“三级跳”,在西北大地写下最动人的绿色崛起故事!
第一跳:唤醒山河,把“荒凉”变成“宝藏”
木垒的觉醒,从重新认识“自己”开始。
地球最响的鸣沙山,世界上最古老的原始胡杨林,万亩旱田如天然调色板,9个传统村落藏于天山褶皱——它们不再只是风景,而是木垒最独特的文旅IP。
这里没有向自然拼命索取,而是学会了与自然深情对话。
第二跳:向风光要电,荒漠里长出“绿电银行”
年均风速6.5米/秒,年日照超3000小时——
木垒凭借风光资源,紧紧抓住“双碳”东风,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
曾经的弥漫狂风,如今化为平稳电流;曾经灼人的烈日,正在点亮万家灯火。
木垒用事实告诉我们:边疆的“劣势”,也可以成为国家的“优势”!
第三跳:科技赋能,“牧羊人”变身“新工匠”
最动人的不是资源输出,而是人的转变。
近万农牧民洗脚上田,走进新能源车间、文旅景区,年均纯收入突破2.5万元。
哈萨克族青年脱下毡房旧衣,穿上工装——他们不再是传统的“牧羊人”,而是现代化建设的“新工匠”。
读懂木垒,你就读懂了边疆的奋进与希望
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传说,却有一步一脚印的踏实;
她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却有“向困难要机遇”的智慧。
木垒的十年三级跳,是新疆发展的缩影,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在边疆的生动实践——
生态与经济并存,传统与科技共融,边疆与内地同频。
你若看见木垒,便看见了西北的未来;
你若读懂木垒,便读懂了一种扎根土地、向上生长的力量。
编辑: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