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视听12小时前
70年·岁月留声㊹丨钢铁驼队
“这里是重庆火车西站,随着我身后这辆货运列车的启动,这也标志着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国内段今天正式开始试运行。”2010年10月18日,重庆台的这段播报,宣告了“渝新欧”铁路国内段启动。次年3月,首趟专列满载“重庆造”电子产品驶向阿拉山口,开启了一条横贯亚欧的新通道。
2011年3月19日,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班列首次全程运行。
“这条国际铁路从重庆出发,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穿越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抵达德国杜伊斯堡,全程超过11000公里,平均运行时间16天左右,比海运节省20天。”这条穿越万里的钢铁动脉,打破了“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传统海运运输格局。随后,成都、西安、郑州等数十个城市纷纷开行欧洲班列。2016年,统一品牌“中欧班列”应运而生。
“今天上午,随着75052次中欧班列从青岛胶州站开出,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货值超4500亿美元。”2024年6月10日《新闻联播》的这则消息,标志着中欧班列跑出“新时速”。11万列!从千年驼铃到“钢铁巨龙”,这条黄金通道涌动澎湃动能。国铁集团货运部多式联运处副处长王艳波表示:“中欧班列贯通中西、联通内外,为亚欧内陆地区开辟了开放新通道,推动了沿线国家和地区更好融入开放型世界经济。”
作为关键节点的新疆口岸,见证了中欧班列的飞速发展。阿拉山口从2011年仅通行1列,跃升至如今日均通行21列以上,123条线路辐射21国。今年9月1日,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开行今年第5000列中欧班列。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的中欧班列数量,今年也已突破6000列。中联海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业务负责人冶梦婷表示:“我们公司今年代理的数量已达800余列,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
“钢铁驼队”的壮大,为新疆注入强大动力。密集的铁路网让“新疆制造”直抵亚欧,国内外资本、技术与商品也循此涌入,激活本地市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此空前交汇,推动新疆从“开放末梢”加速迈向“发展中心”。这条“钢铁丝路”,正承载着新疆开放发展、拥抱世界的无限可能。
来源:新疆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王璇工作室
一审:王璇
二审:王莹
三审:陈宏伟
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