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视听5小时前
新疆广播电视台/丝路视听讯(记者:高梦辉 董智勇)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年来,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新疆乌鲁木齐市西侧的雅玛里克山,曾是城市最大的荒山和沙尘来源——每当风起,山中扬起的沙尘便长驱直入市区。数十载接力绿化,如今荒山已披满绿装,成为守护城市的生态屏障。而对李作余、李策父子来说,这片山林更承载着两代人守护“绿水青山”的接力与梦想。
如今的雅玛里克山
眼下是乌鲁木齐一年中最热的时节,雅玛里克山上苍翠的林木为晨练的市民送来丝丝清凉。李作余的防火巡查也总在这样的清晨开始。
李作余(左一)与同事正在防火巡查(董智勇 摄)
上山的这条路,李作余走了二十多年,早已烙印在心里。一同巡查的,是雅玛里克山开发建设中心与他并肩多年的同事们。李作余说,需要巡查的一是徒步道,看有没有捕猎野生动物的情况,二是查看卫生。另外,山上枯草多,还要特别注意有没有游客扔下烟头等杂物。
59岁的李作余老家在甘肃,1985年参军来到乌鲁木齐,2001年转业到沙依巴克区园林系统,初来乌鲁木齐时,他就在雅山脚下安了家。那些狂风肆虐的日子,家里的沙发、茶几上,总能摸到一层从雅山飘来的细沙。“那时的雅山确实是光秃秃的,山风也大,一起风城区好大的沙尘暴。山上几乎没有树,也没有遮阴的地方,野草都不长,太阳晒起来以后,谁也不愿意到雅山来,因为没啥东西。”李作余回忆。
昔日的雅山
雅玛里克山,矗立在准噶尔盆地南缘。荒芜、沙尘曾是它挥之不去的标签。雅玛里克山绿化工程于1996年启动,摆在园林人面前的,是一座硬骨头:土少、石多、缺水。他们只能用最“笨”的办法:背土上山、背水上山、背树上山。在人、财、物都匮乏的十多年时间里,部队官兵、企业职工、市民加入义务种树行列,全靠人力苦干才艰难地种下了70多万棵树。李作余说:“因为山上片石多,为了保证树的成活率必须要背土。能背的人自己背一袋子,不能背的两个人扛一袋子,一趟大概1000米。因为雅山比较陡,走起来相当吃力,呼吸也困难。”
部队官兵参与雅玛里克山绿化工程
艰苦,没有让园林人退缩。那些年,每逢周末或寒暑假,年幼的儿子李策,就成了李作余的小尾巴,一起上山。挖坑、栽树、浇水,辨认花草树木……一颗绿色的种子悄然萌发。从新疆农业大学园林专业毕业后,2015年,李策进入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园林管理局园林队。改变雅山、守护家园,成了父子俩共同的事业和使命。
2017年秋季,乌鲁木齐市启动“树上山”项目,雅山绿化进度按下了加速键。栽下树苗只是第一步,如何让它们成活、长大?水,成了生死攸关的钥匙。这一次,项目定下铁则:以水定绿,无水不栽。在李策看来,种树“一分种九分养”。山上,一条条水网管线铺开,总长度超过了3500公里;山下,日处理能力8万多吨的雅玛里克山污水处理厂高效运转,将城市生活污水净化后,源源不断地送上山用于绿化灌溉。
李策(左一)在检查自动化灌溉管线
如今,李策已成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园林管理局园林队队长。作为新一代园林人,李策和同事们积极拥抱科技:动动手机就能远程启动灌溉系统,精确浇灌;操控无人机巡航,精准监测林木病虫害。无人机勘测,RTK打点、放线等技术,大大提高了植树的效率。
如今的雅玛里克山风景
三年“树上山”项目期间,新种下数以百万计的树木为雅山新增绿化面积2.5万亩,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前20年绿化面积的总和。新效率让李作余感叹不已,也让乌鲁木齐市民真真切切地看到:荒山披上了绿装。
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园林管理局党组书记付新建介绍,如今雅山的绿化覆盖率基本实现目标,工作重心转向了维护保养。
“山上的工人将近450人,在山上浇水、修枝子、防治病虫害。每年水费、人工和车辆等费用加起来是3500万。我觉得非常值,只要乌鲁木齐市环境好,我们就感觉到非常欣慰。”
李作余在进行浇水作业
今年植树节,雅山又迎来了新成员:红叶海棠、长枝榆、山桃等数万株景观树苗在此扎根。午后暑气蒸腾,气温升至30多度。山脚下,李作余驾驶着绿化洒水车,仔细地为树木浇水。高山路片区,儿子李策正和同事讨论着树木的补植方案。与父辈“将荒山变绿林”的朴素愿望相比,新一代园林人有着更斑斓的梦想——让山林披上彩妆。
如今的雅玛里克山风景
对于和泥土树木打了半辈子交道的李作余来说,多年的付出在这一瞬间有了答案。再过一年,他就要退休了。不久的将来,在他亲手种下又亲自守护的绿荫道上,他也将成为晨练人群中的一员。
夕阳为雅山的一草一木镀上了金色,向东眺望,天山博格达峰白雪皑皑;往西看去,西山落霞点燃天际。忙碌了一天的父子俩收拾行装准备下山。而关于绿色的梦想,从未停歇,如同生生不息的希望,继续召唤着后来人。李作余说:“一代胜过一代,是不是?我们的接力棒有人来接了,造福子孙的事情肯定要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李策说:“我们会继续传承父辈艰苦奋斗的精神,我相信未来的雅山会更加美丽,未来的乌鲁木齐会更加宜居。”
图片来源: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园林管理局
一审:董智勇
二审:王莹
三审:李刚
编辑:王莹
祖力菲亚
2025-08-28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