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客户端5小时前
6月30日晚,一条“许家印还钱!品牌部还有人上班不?”的博文突然出现在恒大财富官方微博上,瞬间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账号疑云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该微博账号主体认证为恒大金融财富管理(深圳)有限公司(简称“恒大财富深圳”),但其企业资质当前处于未通过年审状态。值得关注的是,该账号的上一条更新记录停留在2018年3月,此次时隔数年突然发声,时间跨度也引起广泛关注。
此条微博更新后,有部分网友推测,该条博文可能是离职员工擅自登录账号发布。记者就此事向“恒大财富”官方账号发送私信求证,截至发稿前,尚未收到任何形式的回复。从企业资质状态与账号运营周期的双重异常来看,此次信息发布的背景仍待进一步调查核实。
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恒大财富深圳成立于2015年11月,企业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均达10亿元,是恒大金融控股集团(深圳)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受托资产管理、股权投资等业务,然而目前已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官网资料显示,恒大财富作为恒大集团旗下理财平台,曾下设财富管理咨询和社区金融两大业务板块,前者为合格投资者提供高端理财、私募投资等定制化服务,后者面向业主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恒大财富相关产品的兑付困难最早可追溯到2021年下半年。彼时恒大集团债务问题开始显现,同年9月8日,恒大财富部分到期理财产品未能按时兑付,事件迅速引发各界关注。9月10日,许家印在恒大财富专题会上承诺,要确保所有到期产品尽早全部兑付,“一分钱都不能少”,并强调兑付要公平公正,还表示“我可以一无所有,但恒大财富的投资者不能一无所有!”
兑付历程与追责
但在兑付方案上,据公开报道,恒大财富曾进行多次调整。
2021年9月其最初的兑付方案为,已到期产品当月月底兑付10%,剩余部分每3个月兑付10%;到期或未到期提前兑付部分可用实物资产抵扣,住宅7.2折、公寓5.4折等,也可冲抵购房尾款。
2021年12月31日,恒大财富官网发布公告,宣布2021年12月及2022年1月、2月,每月向每位投资人兑付本金0.8万元,剩余本金低于2.4万元的以剩余本金兑付完为止。
但兑付进程并未完全按照预期推进。2023年5月31日,恒大财富发布公告指出,因公司资金回笼情况不理想,本月可用兑付资金不足,无法按原标准兑付。公司将继续推动资产处置,努力筹措兑付资金;2023年8月31日,恒大财富再次发布表示,因公司资产处置进度不及预期,未获得资产处置资金,公司无法开展本月兑付。后续兑付安排公司将另行公告。
在法律追责层面,2023年9月16日,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发布案情通报,公安机关依法对恒大财富杜某等涉嫌犯罪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时隔12日后,恒大集团核心层迎来法律处置节点。9月28日晚间,中国恒大在港交所公告,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2024年5月31日,证监会依法对恒大地产债券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恒大地产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罚款41.75亿元,对恒大地产时任董事长、实际控制人许家印处以顶格罚款4700万元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恒大财富最新进展
随着经侦工作的加速推进,去年恒大财富曾一度传出可能迎来重大进展的消息。据媒体报道显示,去年下半年,恒大财富启动了对高管追查资金,要求退还之前购买的理财佣金和部分地产奖金的工作,这一举动被视为相关进展的铺垫。
恒大财富最近的一条官方消息发布于2024年11月11日,其在官网发布公告,提醒投资者警惕冒充公司工作人员散布的“第二轮兑付将进行线上办理”等不实信息,强调相关信息以警方通告为准。但此后,无论是官网还是其微信服务号,均再无更新消息。
近期,关于恒大的消息仍不断引发热议。据媒体消息,许家印前妻丁玉梅被指通过“技术性离婚”获得恒大数百亿分红。在恒大贷款违约9个月后,丁玉梅通过5家离岸公司,以4980万英镑(约5.27亿港元)连购伦敦豪宅,不过文件未提及购买时间。
6月上旬,“恒大系”12家公司不良债权被集中摆上货架招商,债权总额约113亿元,12笔不良资产的持有人均为长城资产北京市分公司,涉及项目遍布北京、天津、南昌、成都等多个一、二线城市,涵盖住宅、商业及文旅等多个类型项目。
从当前司法进程及事件处置态势来看,恒大财富相关理财产品的兑付工作仍需时日。有分析人士指出,待涉案责任人员刑事追责程序推进、资金追缴及资产处置等事宜厘清后,或能启动分阶段兑付安排。值得注意的是,业内普遍提示投资者理性看待兑付预期,受资产估值及债务清偿顺序等因素影响,后续兑付方案或面临较大折扣调整压力。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孙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