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视听08-08 23:06
红色文物的背后凝结着伟大的革命精神,见证着难忘的峥嵘岁月。今天的《红色文物说新疆》要介绍的是乌鲁木齐烈士陵园。
乌鲁木齐烈士陵园
乌鲁木齐烈士陵园位于南郊燕儿窝风景区,占地855亩,是党和政府为纪念在新疆牺牲的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潭秋以及毛泽民、林基路等革命烈士,于1956年7月选址修建的。走进园内,松柏凝翠,庄严肃穆,如今,这里安放着94位烈士。继志路——这条乌鲁木齐烈士陵园的中轴线,将人民英雄纪念碑、祭台、烈士事迹陈列馆、云杉园、英烈园等多处纪念设施连接在了一起,“继志路”的尽头,巍峨挺拔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眼前。乌鲁木齐烈士陵园讲解员葛雯洁:“他们来自于不同的民族,有汉族、维吾尔族、俄罗斯族,他们曾经从事过不同的职业,有学生、军人、医生等等,但他们为了人民的幸福和祖国的安康,献出了自己的青春热血乃至生命,因此我们将脚下这条路称之为继志路,寓意继承先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派遣了大批共产党人来到新疆。以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为新疆各族人民谋利益、做好事。没有房子,中国共产党人带领新疆各族群众动手挖“地窝子”住;没有生产工具,他们收集废钢烂铁亲手制作;没有牲畜,就轮换拉犁开荒……兴修水利、发展教育、修桥补路、救苦恤贫……为了建设新疆,他们付出了艰苦的努力。1943年9月27日深夜,陈潭秋、毛泽民和林基路被盛世才秘密杀害,直到1949年的冬天,烈士们的遗骨才在乱葬岗被发现。1956年7月25日,在乌鲁木齐烈士陵园,隆重举行了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乔国桢、吴茂林五位革命烈士陵墓落成典礼大会。在烈士陵园工作了20多年的阿米娜古丽·阿布力孜告诉记者,每当为群众们讲述这段历史,都难以抑制心头的激动。“刚建立的时候大门是用三根木头堆出来的大门,园子里也是石块堆出来的路,烈士的墓碑也是水泥做出来的墓碑,到现在经过了60多年的时间里,经过几代烈士陵园工作人的努力下,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70年代的时候换了大门,81年的时候烈士的墓碑也重新修了,83年的时候我们第一个展馆成立了。烈士陵园从成立到现在,走过了60多年,它不仅仅是革命烈士长眠的地方,也是我们很多人为了心中的信念,追思烈士的一个地方。在这里能帮助我们找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思想秘密,我觉得这就是红色基因带给我们的力量。”2008年,借助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大好契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投资,新建了这座总面积达4692平方米的乌鲁木齐烈士事迹陈列馆。陈列馆内,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杜重远、乔国桢等十位烈士的大型人物群体雕像出现在眼前,烈士们神情坚毅,目视远方,震撼人心。在毛泽民办公复原场景的上方,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到新疆来,能为新疆各族人民多做一些工作,这是我最大的愉快!
回望历史,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和平年代,为保一方安宁、守护国家利益,无数英雄们舍小家为大家,不惜流血献身。他们大多数人的人生如同夏花一般,短暂而绚烂,却将最美的一瞬留在了世间。如今,每逢清明节、“七一”、“八一”、烈士纪念日、国庆节,来陵园凭吊英烈的各族群众络绎不绝。新疆党史研究专家梁哲喜:“它是一个我们伟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是具有光荣的历史,是一个非常有血性的崇尚英雄的(民族),每当外敌入侵民族危难的时候,爱国主义就是一面伟大的旗帜。乌鲁木齐市烈士陵园它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精神高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了民族谋复兴,为了人民谋幸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为我们这条路而牺牲的那些伟大的英雄烈士们,烈士陵园就是这些英雄烈士们的长眠之地。”
统筹:岳子荷
指导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
初审:杜昊
二审:李雪
三审:宋林遥
终审:李刚
编辑:王莹
mola
2025-08-12
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