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3小时前
生活中,我们也许经常会感到孤独。为了应对孤独,一些人将自己置于人群中,不给自己留出独处的空间,然而这治标不治本,下次遇到独处的场合,我们依旧会感到孤独。
这种感受并非个例,而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体验。但不接纳孤独,反而会让我们更加孤独。事实上,只有当我们真正与自己待在一起,找到将独处时的消极体验转化为积极体验的方法,我们才能不惧怕孤独,甚至在这段时光中收获清醒与成长。就像有一句话说,“当我们敢于孤独,才真正拥有了人生的掌控权”。
如果孤独让你感到无措,可以试试下面6个方法——
01
正视孤独
孤独本质上是一件中性的事,它的好坏由你来定义。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孤独的感知存在差异:有些人能在独处中获得能量,而有些人则感到被孤独消耗。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孤独的认知:如果你觉得孤独是不好的,是令人不适的,那它就是消极体验,甚至会变成你沉重的负担;如果你可以接受它,同它和平相处,那独处便会带给你很多珍贵的体验。
承认“我正在感到孤独”需要勇气,但这种承认本身就是变好的开始。当我们停止与孤独对抗,反而能获得掌控感。可以尝试在日记中记录独处时的感受,通过书写来记录情绪,当情绪通过笔尖流淌,你会收获意想不到的释然。
02
为自己制定计划
独处时最令人难以忍受的,往往是那种漫无目的的漂浮感。一些时候,我们逃避独处,就是为了逃避这种“无意义感”。这大概是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将精力放在他人身上,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反而忽略了自己。
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当人朝着具体的目标努力时,会产生愉悦感和成就感。所以,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计划,可以让独处时光从难以忍受,变得充实而令人期待。
比如,在规定时间里读一本书,或者根据计划逐步学习一项技能。计划不需要太复杂,重要的是你喜欢。实施的时候,可以将它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每天完成一点,给自己制定相应的奖励。这样不仅愉快,还能在独处中确认自我的价值。
03
试着与自己建立连接
加强对自己的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并不是只能与他人建立关系,也可以尝试与自己建立更深的联系。独处是与自己对话的最好时机——我喜欢什么?我渴望什么?我生命中真正重视的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被烦琐的任务和各种思绪掩盖,只有在同自己相处时,才能更好地解答。这是独处的积极意义。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多与自己建立连接,也可以让你在独处时更好地抵御孤独。比如,在可以远离手机和外界干扰的时刻,尝试单纯地与自己相处——沏一杯茶,静静询问自己当下的情绪;或者出门散散步,什么也不想。此时,我们能够更多地听到内心真实的声音。
04
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
独处会让我们变得更像自己。和家人朋友在一起时,我们往往习惯于满足别人的期待,或者顺着大多数人的选择行事。只有一个人的时候,自己的感受成为了优先级,此时最容易看到自己内心真正的期待和想法,也更容易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
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独处也就变得不再令人害怕。有研究表明,有着明确兴趣爱好的人,更容易在独处时感到充实和快乐。去读一本书,画一幅画,看一部喜欢的电影,让时间充实起来,也让时间更多属于自己,独处就从难以忍受的“孤独”,变得更加珍贵而有意义。
05
遇到朋友时
记得给TA一个拥抱
人际关系是我们重要的心理能源,这些美好的连接,会让我们在独处时依然感受到与他人的羁绊。跟所爱的人和朋友在一起时产生的快乐和愉悦,也可以为独处时光储备温暖的能量,让我们能更好地找到自己。
可以尝试在日常生活中多与朋友和爱人拥抱——身体接触对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简单的拥抱,可以令大脑收获令人愉悦的化学物质,减轻压力,增强信任感。此外,亲密交谈,互相倾诉,给彼此以珍贵的情感支持,都可以为我们带来好的感受,支撑我们走过那些寂寞时光。
06
按照自己的心意去生活
不妨这样想:虽然孤独有时让我们感到不适,但孤独也让我们有机会去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
如果说日常生活中牵绊甚多,那孤独便是给予我们难得自由的时刻,此时,我们完全可以放轻松,不必迎合他人期待,只遵循内心声音。安排适合自己的作息,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去自己喜欢的餐厅……在这段时光里,我们可以探索真正想要的生活模样,活出最真实的自己。
夜读絮语
对孤独的定义,往往取决于我们与自己的关系如何。
当我们过多地将自己的价值、自己的存在意义放在他人身上时,孤独就意味着无聊,因为一个人的场景下,你短暂地失去了目标。
但换个角度来说,独处创造了一个让你真正认清内心愿望的机会,以停止按照别人的想法去生活;孤独也是处理我们与自己关系的最好时刻,它让我们拥抱自己内心的那个小孩,让它停止哭泣。
能与自己安然相处的人,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遇。当我们正视孤独,也就是正视自我,一个与自己携手的人,总能以更完整的姿态面对世界。
编辑: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