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3小时前
近年来,新疆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生改善、生态向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质量发展态势。在这一进程中,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起到了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支撑作用。本文立足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专业视角,从政策导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赋能、社会治理等维度,系统分析新疆在数字新疆、智慧边疆、信息惠民和网络强区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研究发现,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为新疆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网络安全体系不断健全为社会稳定提供重要保障,“一带一路”信息枢纽建设为新疆构建对外开放新高地提供强力支撑。未来,应持续加强数字基础设施投资,提升本地网络安全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数字资源均衡化与普惠化,不断拓展信息化在治理现代化和社会发展中的广泛应用。
一、新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与信息化战略的历史契机
(一)稳定红利释放为信息化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稳定的社会环境不仅为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安全体系构建提供了良好环境。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指导下,新疆持续推动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大幅提升政务公开透明度和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稳定的社会秩序带来了资金、技术、人才的聚集,尤其在乌鲁木齐、喀什、昌吉等地,数字经济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陆续建成,吸引大量信息产业资源集聚,成为推动新疆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二)国家战略牵引提升新疆在数字中国中的战略地位
新疆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是“一带一路”核心区。随着数字丝绸之路战略深入推进,新疆在国家网络强国战略中的地位愈发凸显。以乌鲁木齐为核心节点的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运行,使新疆在全国互联网结构中的枢纽作用得到空前加强。
国家“东数西算”工程落地新疆,显著优化全国算力布局,为自治区承接东部数据、发展绿色算力产业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这些国家级信息化战略的牵引作用,不仅加速了新疆本地数字经济的腾飞,也使其在国际数字经济合作中的话语权持续增强。
二、基础设施与网络安全体系建设为新疆发展提供硬支撑
(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全面提速
新疆持续推进“宽带新疆”“智慧城市”“5G+”等战略工程,城乡基础网络覆盖率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全区光纤到户比例超过95%,5G网络覆盖主城区及重点乡镇,信息传输速度和服务质量稳步提高。乌鲁木齐国际数据港、喀什云计算中心等大型数据中心陆续建成投运,初步形成面向中亚、西亚的国际信息交换枢纽雏形。在交通、能源、农业等重点领域,数字化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应用显著提升了产业运行效率与管理水平,为区域经济注入全新活力。此外,通过与电信、移动、联通等央企共建共享,新疆数字基础设施投资与利用效率显著增强,数字鸿沟不断缩小。
(二)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面对数字化浪潮下的信息安全挑战,新疆高度重视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自治区全面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建立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共治的网络安全治理体系。
在政务、金融、电力、交通等重点领域,全面部署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风险防控能力持续增强。新疆还建立起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有效应对多起网络攻击事件,保障重点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平稳运行。各类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计划逐步落实,一批具有较强技术实力的本土网络安全企业在乌鲁木齐和昌吉等地崭露头角,逐步构建起本地安全可控的网络安全生态体系。
三、信息化推动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双轮驱动
(一)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焕发新动能
新疆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与地域特色,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农业领域,通过“智慧农业”“数字牧场”等项目建设,形成基于北斗导航、物联网和大数据的现代农业管控平台,大幅提升农牧业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率。能源行业大力推进“智慧矿山”“智能电网”建设,提升煤炭、石油、风光等能源生产的安全性和绿色化水平。在制造业和轻工业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企业实现柔性制造、远程运维与智能质检,提高整体制造质量与附加值。信息化手段的全面介入不仅带动相关设备制造、系统集成、软件开发等新兴产业发展,也促进新疆从资源型经济向技术驱动型经济转型,提升了整体产业链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二)信息惠民工程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为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疆持续推进信息惠民工程,推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医疗、社保、交通等公共服务领域。在教育方面,基于“互联网+教育”模式,远程教学平台覆盖南疆四地州,实现优质教学资源跨区域共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在医疗方面,自治区打造统一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远程会诊系统连接基层医院和三甲医院,提高了边远地区群众的就医便捷度和医疗质量。
社保、住房、公积金等政务服务实现网上办理、自助申报,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通过推广数字技能培训、普及信息消费工具,信息化红利正在惠及千家万户,构建起更公平、更有温度的民生服务体系。
四、数字治理与开放合作助力新疆融入全球发展新格局
(一)智能化社会治理提升治理效能与法治化水平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新疆不断探索智能化社会治理路径,以提升治理效能和法治化水平。通过建设数字化管理平台,自治区实现了对社会运行态势的实时监控和动态分析,有效提升了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精准度与效率。各级政府部门借助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和云计算技术,能够提前预测潜在风险、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实现对社会事务的科学管理。在公共安全领域,通过数据融合和智能监控系统,实现了对治安、交通、消防等关键环节的综合管控,快速响应突发事件,保障社会稳定。
社区治理方面,新疆积极推广数字化社区服务平台,使居民通过线上渠道办理各类事务、反馈诉求和参与社区治理,增强了社会参与感和责任感。同时,通过智能化手段整合社会资源,推动社区服务精准化、个性化发展,实现公共服务从单一提供向综合治理转变。在法治建设上,新疆依托信息化手段完善法治保障体系,通过电子档案、智能审判和远程司法服务,使司法程序更加公开、透明和高效,为社会提供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此外,数字化平台还促进了政策落实与法规宣传的精准化,使群众能够更便捷地了解政策内容和法律规定,增强法治意识和守法自觉。借助智慧治理体系,新疆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法治建设等方面形成了良性互动,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这一系列实践不仅优化了治理模式,还为地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新疆在国家数字中国建设中发挥桥头堡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信息化合作拓展新疆在“一带一路”中的枢纽作用
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发展,新疆不断加强与中亚国家及国内东部沿海省份的信息技术交流与合作。依托喀什综合保税区、霍尔果斯口岸经济区,新疆积极打造面向中亚的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开展云计算、数据存储、跨境电商等信息产业合作项目,促进数字产业链在区域间的融合发展。
新疆积极参与“丝路云”建设工程,探索建立跨境数据流通和数字治理合作机制,打造面向中西亚的国际数字经济走廊。在“东数西算”战略牵引下,新疆逐步形成与成渝、京津冀、长三角协同发展的算力互联格局,拓宽数字产业发展空间,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开放高地。
(三)数字丝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新疆全球数字互联互通能力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基础设施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铁公基”,而是朝着“数网云端”新型基础设施方向演进。在“一带一路”倡议和“数字丝绸之路”战略双重驱动下,新疆积极推进面向中亚、西亚的跨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与周边国家和国内东部发达地区的信息互联互通能力,逐步从内陆边疆变为国家数字外联的重要通道。
近年来,新疆依托乌鲁木齐、伊宁、阿拉山口等地的区位和通信资源优势,加快建设面向中亚国家的国际陆地光缆通道,并推动“跨境信息高速公路”项目实质性落地。其中,中哈、中吉乌跨境光缆项目已建成运行,标志着新疆初步具备向西输出信息服务的能力。这些国际通信通道不仅有助于推动跨国数据流动的通畅与安全,也为国内互联网企业“出海”提供了更稳定的网络基础,为数字丝路的拓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高质量推动“东数西算”战略背景下,新疆还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布局,积极打造国家级绿色低碳数据中心集群。依托新疆丰富的清洁能源资源和干冷气候优势,乌鲁木齐、昌吉、哈密等地布局多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吸引包括华为、阿里云、中国电信在内的企业投资建设绿色算力基地。这些数据中心不仅服务本地信息处理与政企服务,还为东部地区提供低延迟、高可靠的数据处理支持,构建起横跨中国东西部的算力协同体系。
五、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新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高质量发展新机遇,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作为基础性支撑力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从稳固基础设施到保障网络安全,从赋能产业升级到促进民生改善,从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到构建“一带一路”数字枢纽,信息化已成为新疆实现繁荣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引擎。未来,随着国家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深入推进,新疆将继续乘势而上,在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的引领下迈向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和对外开放合作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祖路皮亚·载买尔、努尔古丽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
编辑:杜红艳
网友95761
2025-09-16
👍
加娜
2025-09-16
👍
徐彩霞
2025-0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