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视听3小时前
晨光漫过喀什古城土墙,药茶馆飘着药材香,土陶匠人转着千年纹路,都塔尔声绕巷——这是新疆文旅的活样本。
2024年新疆接待游客突破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595.42亿元的亮眼成绩背后,喀什始终是最耀眼的“名片”:2025年1至7月,仅喀什古城景区就接待游客1668.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4.7亿元,用实力印证“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 的美誉。
古城焕新:一巷一景藏着文旅密码
“一户一设计”改古城,既留老烟火,又添新活力。铜器店、乐器店透着新疆味,游客都爱来这感受新疆魂。
△9月10日,游客在新疆喀什古城景区留影。
喀什博物馆的民俗展区里,2024年春晚新疆喀什分会场舞台照常年人气爆棚——迪丽热巴身着红色舞裙的表演,既展现了新疆歌舞的灵动,更让喀什的名字传遍全国。
非遗赋能:小村落闯出旅游新路径
喀什的魅力,更藏在周边村落的非遗传承里。英吉沙县的小刀村,匠人捶打刀具的声响此起彼伏,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遗的英吉沙小刀,如今成了游客争相收藏的手信。
△9月11日,游客在新疆喀什英吉沙县土陶村游玩。
依托两项国家级非遗,当地打造特色景观、开展研学体验,走出“非遗+旅游”新路子,不仅让老技艺活起来,更带动快递、民宿、农家乐、水果采摘园同步发展,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
△9月11日,学生在新疆喀什英吉沙县土陶村体验制作陶器。
政策托举:让喀什走向更广阔舞台
喀什的文旅腾飞,离不开“文化润疆”“旅游兴疆”战略的深耕。全国对口援疆力量也持续为喀什注入动能,以上海“沪喀号”为代表的旅游专列,架起内地与喀什的便捷桥梁,将源源不断的游客送入这座古城。
△9月10日,来自巴基斯坦的游客韩帅(前右二)在新疆喀什古城景区“古丽的家”民宿与工作人员跳舞。
民生答卷:旅游让日子更有奔头
旅游发展的红利,最终落在了喀什百姓的笑脸上。古城里,开民宿的居民靠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增收;非遗工坊中,像土陶村、小刀村的匠人一样,越来越多当地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从“守着老手艺”到“靠着老手艺致富”。
△9月11日,村民在新疆喀什英吉沙县土陶村为游客表演。
从丝路古道上的商贸重镇,到如今享誉全国的旅游胜地,喀什用一砖一瓦、一歌一舞证明:“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从不是一句口号。这里有千年的文化根脉,有鲜活的民俗风情,更有蓬勃生长的文旅活力——若想读懂新疆的魂,就来喀什走一遭,亲身感受“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的真切内涵。
来源:新疆广播电视台/丝路视听
一审:余飞
二审:丁茜
三审:徐浩宇
编辑:杜红艳
网友70106
2025-09-14
👍👍👍
网友65132
2025-09-14
美丽喀什
网友56868
2025-0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