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青海频道1小时前
2025年5月,有群众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表示,自己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的出租车司机,当地已经安装了一些新能源充电桩,但都不能使用,能使用的充电桩也都屈指可数,每次充电都要排1至2小时的队,而且一度电2元。
群众留言。截图自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针对玛沁县司机师傅们的疑惑,玛沁县给出回复:经梳理排查,玛沁县现有充电桩68台。其中,46台充电桩已全部完成平台系统写入工作,提请有关部门进行充电桩服务收费价格标准协商工作,5月下旬,46台充电桩可全部投入使用。
“现在,很多充电桩都投入使用了,我们到玛沁县的任意一个停车场都可以充电,充电桩比较充足,不用排队等待。”记者回访留言对象马师傅时,马师傅表示,再也不用排一两个小时的队去充电,解决了司机师傅们的“急难愁盼”。
玛沁县八一路停车场充电站内,新能源车正充电。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马师傅介绍,大量充电桩投入使用后,电价也合理了,收费根据时间段、充电方式(快充/慢充)等因素略有差异,但肯定远低于2元/度。
马师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一度电2元来算,在玛沁县范围内跑车,一天电费成本是四五十元,现如今,一天的电费成本是二十多元。
6月中旬,记者在玛沁县八一路停车场充电站观察发现,该停车站10个左右的充电桩均可使用,同一时间大概有四五辆新能源车在充电。马师傅表示,现在,新能源车主们可选择前往县城任意一个充电站充电,每个充电站都不用排队,即到即充,充电桩完全能够满足当地新能源车主的充电需求。
玛沁县八一路停车场充电站内,充电桩数量充足。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新能源充电站和智能停车场建设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服务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更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
新能源车行驶在玛沁县城。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6月下旬,果洛州政府相关负责人调研督导当地的充电站运营工作,指出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规划充电桩的选址,大力提高充电桩的覆盖率,最大程度方便居民的日常出行。要注重科学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市场化运作,确保充电设施能够高效、便捷地为车辆提供服务,推动绿色出行和低碳发展。要加强充电设施运行安全管理,切实提升充电服务保障能力,牢牢守住质量和安全底线。要在符合条件的地方继续推进小而便捷的停车场建设,将空闲地切实利用起来,满足群众出行和停车需求,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归属感和满意度。
编辑: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