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天津频道3小时前
哈萨克斯坦的矿产经天津港快速转运至华东工厂,中国农机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棉田驰骋作业……这一幕幕跨越万里的场景,印证着上合组织国家间合作“物流线”日益紧密的步伐。
今年前7个月,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货物贸易额达2931.8亿美元,相当于每天有超13亿美元的商品在各国市场间流转。天津同期表现同样亮眼,与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额达533.7亿元,同比增长5.2%,合作热度持续攀升。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在天津梅江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人民网记者 崔新耀摄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即将在天津举办,这场上合组织成立24年来规模最大的盛会意义非凡:既是中国第五次主办这一重量级会议,也让天津成为继上海、北京、青岛之后,第四个承接这份荣光的中国城市。
当“上合时刻”与“天津故事”交汇,将书写出更多携手同行、共筑发展的精彩篇章!
港为媒:天津港托起合作“新支点”
8月28日,乌兹别克斯坦海珀集团在天津设立的物流领域公司顺利拿到营业执照。
海珀集团副总裁艾斯卡尔·舒库尔表示,第一次站在天津港的那一刻,我就知道,选择天津没有错!
8月28日,海珀集团员工领取新成立的物流领域公司营业执照。人民网 郭维瑾摄
从去年6月,该集团在天津注册成立首家在华企业,到如今物流领域公司的成立运营,该公司正在天津“加码投资”。
“未来,我们计划在天津设立中国总部,从单一贸易合作向全产业链布局延伸。”艾斯卡尔·舒库尔坦言,深耕天津,正是看中了这里与上合组织国家合作的广阔前景,“选择天津,就是选择机遇。”
作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交汇点,天津是北方唯一拥有自贸区、国家级新区、综合保税区“三区叠加”的城市。天津港作为重要的国际枢纽港——海上航线通达10个上合组织国家。2025年1至7月,22.9万只标准箱穿梭于天津与上合组织国家之间,既运载着粮食、矿石等大宗商品,也输送着汽车、钢材等“中国制造”。
业为基:“天津造”撬动共赢“大格局”
今年4月,上合组织峰会首场配套活动——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投资促进活动在天津滨海新区举办,来自上合组织各方的近400名政商代表现场签约18个项目,覆盖新能源、新材料、基础设施、汽车产业链等领域。
2025年4月,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投资促进活动在天津滨海新区举办。滨海新区区委宣传部供图
“看好中国,特别是天津的产业合作潜力。”多国代表在采访中表示,期待引入中国“智造”,共同开发新能源与智能装备等产业。
上合组织国家的产业需求,恰好与天津的供给优势形成共振:俄罗斯农场渴求适配冻土环境的农机设备,中亚国家期盼新能源技术助力绿色转型……这些需求,正是天津产业的“长板”所在。
跨越山海,“天津制造”已在海外扎根结果。
在乌兹别克斯坦吉扎克工业园A区,“天津制造”的LOW-E镀膜玻璃成了园区“新晋顶流”。
LOW-E镀膜玻璃生产车间里正在生产。明源丝路工业公司供图
“我们在吉扎克工业园的LOW-E镀膜玻璃产线不仅填补了中亚高端镀膜玻璃领域空白,还带动当地矿产开采、材料加工、物流运输等产业发展,创造超200个就业岗位,现在我们已是这儿的明星企业!”讲到企业在乌兹别克斯坦的产线,明源丝路工业公司总经理李文明话语里满是自豪。
势为要:渤海潮涌催热发展“新征程”
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以驼铃声声串联起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纽带。如今,“以心相交”的东方智慧,依旧续写着上合组织国家文明交流的新篇。
作为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举办地,天津已与上合组织国家的20个城市建立友城关系,覆盖11个国家,将以城市间的友好互动,为上合组织国家民心相通注入更多活力。
俄罗斯姑娘苏丽媛自童年起便对中国心生向往:“姥姥、姥爷总说中国人心地善良,一句‘有朋自远方来’,让我对这个东方国度的好奇悄悄发了芽。”
2021年,苏丽媛来到天津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聚焦俄罗斯农场对大马力拖拉机的需求痛点,她实地走访天津本土农机企业,与合作伙伴一起探索出“定制化生产+本地化服务”的解决方案。
2025年5月28日,苏丽媛(后排右三)参加在天津举办的“协同赋能 链动全球”京津冀企业“出海”与国际化营商环境创新论坛。受访者供图
后来,她在天津创办2家外贸公司,决定扎根这座城市。“从前听说‘中国速度’,总觉得跟自己无关。来了才知道,这不是夸张——政府办事的高效,就是最直观的体现。”从留学生到创业者,苏丽媛每一步都感受着天津对创业者的包容与支持。
不止于个人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天津更以“授人以渔”的中国智慧深化人文合作。
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等国,9所天津建设的鲁班工坊通过订单式培养,培训大量技术人才,如今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当地制造业、建筑业的骨干力量,真正实现“教之以才,用之能长”。
随着经贸、人文往来日益紧密,更多具体的改变在身边发生:无论是艾斯卡尔·舒库尔对天津港的认可,还是苏丽媛在天津的扎根,这些来自不同国度、不同岗位的声音,都指向同一个关键词——共赢。
当世界需要更多团结互信的力量,当区域合作渴望更深层次的共识,谁将接过“上海精神”的接力棒,为上合组织开启从中国再出发的新征程?
答案,将在天津揭晓。
编辑: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