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一网6小时前
8月22日,上证指数盘中破3800点,创十年新高。近期,A股市场量价齐升,大盘接连突破3500点、3600点、3700点关口,许多个股连续涨停。
有证券机构分析认为本轮牛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亦有专家指出,本轮股指中枢的系统性抬升源于去年9月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工具出台,成交量更为明显。后续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制度安排和科技浪潮等也为股指加码。
3月,稳住楼市股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时间过半,股市已突破近年新高,但楼市依然承压。接下来如何稳楼市?有专家建议中央财政给予支持,严格区分保障房与商品房并分别施策。
8月22日国内股市行情
股市创新高,可持续性如何?
今年尤其是4月份以来,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显著提升,8月22日股市已突破近年新高,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对此,多位专家将其归因为“国家队”的入场。
去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稳住股市稳楼市,今年3月,稳住股市稳楼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4月以来,面对外部冲击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从中央汇金公司、社保基金到险资机构、公募基金、上市公司等各类中长期资金积极入市,稳股市的政策“组合拳”成效显现。
另外,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以及其他一些机构分析认为,本阶段A股的爆发主要源于三方面因素:一是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稳住楼市股市、持续活跃资本市场,相关部署极大提振了投资者信心;二是居民储蓄在楼市调整背景下加速向资本市场转移,叠加外资持续流入,为市场注入增量资金;三是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突破显著,人形机器人、算力算法、芯片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活跃,成为行情的重要支撑。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还撰文指出,不同过往,本轮股指与企业盈利等基本面显著背离。M1(流通中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又称狭义货币)等货币活化指标的抬升,以及居民存款向非银存款的“搬家”,更多体现出的是资金向股市的转移。海外也出台过支持资本市场的举措,并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从可持续性看,最终效果仍取决于微观企业的盈利状况。
楼市依然承压
3月份,稳住股市稳楼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是今年的重点工作,当前股市已突破近年新高,但楼市依然承压。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7月,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2.0%。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5156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0%;新建商品房销售额49566亿元,下降6.5%。
在房价方面,7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持平,上海上涨0.3%,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3%和0.6%。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扩大0.2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与上月相同。
7月份,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1.0%,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1.1%、0.9%、1.0%和0.9%。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均下降0.5%,降幅均收窄0.1个百分点。
对此,中指研究院分析指出,1-7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0%,降幅较去年同期明显收窄,但较1-6月略有扩大,新开工降幅继续收窄。7-8月为市场传统淡季,新房销售出现季节性回落,而随着核心城市土地成交有所恢复,房屋新开工降幅继续低位收窄。
此外,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宏观政策报告》也有过“二季度房地产市场再度转弱”的表述。该报告具体指出,一季度以来房价和销售面积已经表现出了边际企稳的迹象,但进入二季度之后,新建住宅商品房的销售面积降幅再度扩大,累计同比从3月的-2%扩大至6月份-3.7%。二手房价格的环比表现自2024年9月之后开始持续收窄,进入2025年4月之后环比降幅再次扩大。销售低迷和房地产企业债务困境仍在制约房地产投资。
新华社照片,上海黄浦区508-514街坊地块旧城区改造一期项目建设中的楼房(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严格区分保障房与商品房并分别施策
伍戈公开谈道,过去3年我国曾实施多轮地产新政,也产生过脉冲式影响,但持续时长有限。
回顾2024年,多项楼市政策值得关注:央行明确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用于收购企业已建成未售新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后来,此前创设的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中的央行资金支持比例由60%提高至100%;去年10月,财政部提出,允许专项债券支持城市政府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对此,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院长姚洋等专家认为,无论是让地方政府贷款还是发行专项债,其在收储商品房方面都是积极性不高的。建议中央下场收储稳房价,类似于去年9月底,央行创设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推动股市回稳和增长,楼市也需要“国家队”出手。
原国家房改课题组组长孟晓苏公开建议,建立“中储房”等类似机构,发行债券向社会募集资金收购商品房,等市场向好后再将商品房卖出,而不是收储商品房作为保障房。另外,财政出资新建保障房或收储那些能够改成保障房的商品房。但要注意,中央财政不能以“白菜价”收购,因为这样不利于楼市信心恢复。
南都N视频记者注意到,关于稳楼市的建议有很多,《危机应对的道与术》一书建议:未来,应逐步探索建立中国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严格区分保障房与商品房并分别施策。保障房用来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属于政策性的范畴,而商品房则是市场化的范畴。
对于商品房,可以研究通过房地产税、遗产税等税收手段进行调控,避免通过价格、金融等行政性手段来直接限制。对于保障房,应该限制买卖和出租,配置也不能太高,现在有些富人也去买保障房,中间可能滋生腐败问题。当然保障房也可以考虑有一些层次,对于愿意交一点钱的家庭,配置可以稍微好一点。另外,当前情况下,政府提供保障房是通过收购供给过剩的商品房,还是通过新建的方式,要根据当地市场的情况因地制宜来决定。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杨文君 发自北京
编辑:潘珊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