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Plus客户端7小时前
“签订贷款合同时,只需要授予贷款经办机构权限,允许识别贷款发放账户或账户的交易信息。” 8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多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会上,财政部金融司司长于红解读了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是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下,服务业经营主体单户享受贴息最高1万元。两项政策直接惠及消费者个人和消费服务的供给方,不设繁琐的门槛、不搞复杂的操作,力求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和经营主体经营所需。
1元贴息带动100元消费贷款
8月12日,财政部联合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相关部门发布了《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通过财政和金融的联动,支持促消费、扩内需。
本轮贴息政策落地适逢暑期,连接“金九银十”消费旺季,叠加下半年“以旧换新”,以及多地地方补贴,有望形成对消费市场的合力托底。
“1块钱的贴息资金,有可能带动100块钱的贷款资金用于居民消费。”廖岷在发布会上表示,这两项政策将通过公共资金的引导,结合金融工具,形成撬动效应。
廖岷说,两项贴息政策是财政金融协同支持提振消费的又一次创新探索。他认为,此次的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有四个政策亮点:
补贴方式更精准。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打破了以往对整笔贷款贴息的惯例,精准地支持其中用于消费的部分,真正惠及有消费意愿的借款人;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则精准用于改善相关主体经营状况,为了提升他们的服务消费水平。
支持消费的力度更大。两项贴息政策的特点是和金融政策协同发力,来发挥公共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金融活水流向真正的消费领域。
惠及的范围更广。两项贴息在政策的设计上充分体现了普惠性,全面覆盖居民日常消费和各类群体,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贴息的流程更高效。两项贴息政策涉及的贷款利息扣减、贴息资金申请等工作均由经办机构来负责,借款人无需额外的操作。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贴息政策有助于降低居民消费成本,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同时对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有助于更好推进投资经营,提升服务质量,为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等带来便利。
勾选“授权”选项即可自动减息
政策突出简便易行的使用原则,力求最大限度地减轻借款人的操作负担。于红介绍,两项贴息政策只需要满足一些基本的、必要的条件,就可享受政策的支持。
据介绍,从今年9月开始的一年时间里,无论是日常生活性的小额消费,还是买车、装修、购置家具、家电或手机电脑等较大额度的商品消费,或者是旅游、养老、生育、教培、医疗等服务消费,只要在相关机构获得了消费贷款,实实在在花出去用于消费的部分,都可以享受贴息支持。
每人单笔消费最高享受的贷款贴息是500元,多笔消费可以叠加享受。单笔5万元以下的消费,多笔叠加后,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以享受贴息1000元;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来计算贴息,多笔叠加后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享受贴息3000元。
于红介绍,消费者进行消费贷款贴息操作时,授权银行相关权限即可。银行将通过具体的消费情况识别贴息额度,并自动扣减利息。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方面,从今年3月16日到年底的时间里,只要与银行签订了贷款合同,而且已收到贷款资金的这些经营主体,都可以享受最长1年的贴息。贷款期限不足一年的,按照实际期限贴息。
资金的规范使用是政策落实的关键环节。个人消费贷款如果用于一些非消费领域或违规套利,将无法取得贴息资金。而经营主体的贷款资金也严禁用于房地产开发或投资、理财等套利活动。违反政策规定的,将被追回相关信贷资金和财政贴息资金。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建议,居民申请个人消费贷款要到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正规金融机构办理,只有这样才能享受到贴息政策红利。
当前,各银行正积极“备战”“双贴息”新政。六大国有行和多家股份制银行已发布相关公告,表示9月1日起执行个人消费贷贴息,将通过官网、公众号等渠道发布细则,同时宣布将简化手续、优化流程。
会上,金融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郭武平表示,将持续指导经办机构完善内部机制、严控资金用途、防范套息套利行为,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负责人王波预测,下半年,随着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等各项扩消费政策持续叠加发力,超大规模市场活力和潜力将进一步激发。
南方+记者 黎华联 实习生 陈楚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