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客户端19小时前
近日,在海拔4800米以上,可可西里无人区深处的卓乃湖,一只依托云深处科技绝影X30机器狗(四足机器人)制作的“机器藏羚羊”慢慢潜入藏羚羊群,与它们一起移动迁徙。这也意味着,“机器藏羚羊”突破了人类观测野生动物的常规距离限制,将为藏羚羊行为研究提供更精准可靠的影像和数据,将有力赋能守护可可西里这片“人类禁区”。
图为伪装成藏羚羊的绝影X30机器狗超近距离观测藏羚羊群。(受访者供图)
“机器藏羚羊”,由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发起创意,杭州云深处科技提供绝影X30四足机器人与通讯控制方案,苏州白鹿鸣团队完成仿真动物外形制作。在此任务中,云深处科技打造的“机器藏羚羊”依托人工智能学习与训练,成功跨越雪地、沼泽、荒漠、河流等复杂地形。另外在科考拍摄过程中,山猫M20轮足机器人则完成了为工作团队背负氧气瓶等应急物资的测试,也经受住了高原恶劣气候与地形的挑战。
图为伪装成藏羚羊的绝影X30抵近观测藏羚羊群。(受访者供图)
每年5月至8月,来自西藏羌塘、青海三江源、新疆阿尔金的藏羚羊纷纷迁徙,来到可可西里腹地的卓乃湖产仔。藏羚羊等野生动物极其敏感。此次任务中,“机器藏羚羊”在可可西里开阔地带操控距离达2公里,行进中从容应对坎坷山路、泥泞湿地等障碍,避免了车辆和人员对藏羚羊的打扰和惊吓,成功融入藏羚羊群进行近距离观测、零干扰拍摄。
图为伪装成藏羚羊的绝影X30抵近观测藏羚羊群。(受访者供图)
“藏羚羊还有很多未解之谜,譬如它为何迁徙产仔,原因还众说纷纭。藏羚羊的研究和保护需要依托科技的进步。”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连新明表示,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可可西里,对科研、保护所发挥的作用值得期待。
图为伪装成藏羚羊的绝影X30跨越雪地、沼泽、荒漠、河流。(受访者供图)
在青藏高原的极端环境下,工作人员面临低温、缺氧等恶劣气候条件,崎岖地形也为设备的进入设立重重障碍。足式机器人拥有更强的地形适应能力,而此次科考拍摄中使用的四足机器人和轮足机器人,经过人工智能学习与训练,赋能机器狗更强运动能力,实现了机器狗在极端环境中更自然、灵活、智能地跨越复杂地形。
图为携带应急氧气瓶的云深处山猫M20轮足机器人在可可西里攀爬荒原沙丘。(受访者供图)
为防止盗猎盗采、非法穿越等,可可西里巡山队员需冒着生命危险和健康损害,常年在此巡护。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可可西里管理处执法监督科科长秋培扎西说:“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硬核科技为可可西里的保护工作注入‘科技动能’,为我们今后守护这片净土提供了更精准的监测手段、更高效的管理模式。”
编辑:阿衣去来克
海星归尘
2025-08-14
👍👍👍👍👍👍
网友70106
2025-08-13
👍👍👍
常乐
2025-0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