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4小时前
西藏自然风景独特、人文资源丰富多彩,是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今天的《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系列报道,让我们走进雪域高原,看西藏如何立足特色资源,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带动当地百姓致富。
在念青唐古拉山深处,西藏那曲的萨普雪山脚下,演员们跳起了“达布阿谐”,这种由劳动场景演变而来的舞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雪山脚下欣赏这样特别的实景演出,为游客们带来沉浸式的非遗体验。
立足特色资源,当地积极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在这里,远道而来的游客可以策马驰骋、观景旅拍,感受别样的自然景观和人文之美。今年7月,萨普景区正式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上半年游客量达1.66万人次,较去年增长150%。
游客 肖女士:虽然我游了五次西藏了,但是这么近距离看到萨普雪山,还是非常震撼。
昔日的高原秘境向更多游客敞开怀抱,也让当地百姓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海拔4100米的三色湖位于昌都市的边坝县,它由白湖、黄湖、黑湖三部分组成,三色分明。位于三色湖附近的普玉一村,这个被冰川和湖泊环抱的村庄,曾经是周边最闭塞的地方。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特别是去年9月,国道349线全线贯通,这里到拉萨的车程缩短了将近4个小时,来三色湖游览的游客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村民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变化。
西藏昌都市边坝县普玉一村儿童 登增德西:我家是普玉一村里面第一家旅馆,我叫登增德西。那是我爸爸,他在做石雕。这是我奶奶,每天下午都会来这里喝茶。这是我家里最好玩的荡秋千。
7岁的登增德西是民宿里的小明星,她的父亲多杰是一名画师,5年前开办了村里第一间藏式风情民宿。如今,民宿每年的收入能达到10万元。仅去年一年,普玉一村旅游收入就超过600万元,户均增长两万多元。
西藏昌都市边坝县普玉一村村民 桑登:一天最多卖差不多有五六百块钱。挺满意的,一天还是挺充实的。
将自然风光与特色文化相结合、打造“唐卡村”“木雕村”“藏香县”等特色乡村县、推出更多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进入新时代以来,西藏深入挖掘和利用文化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数据显示,2024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6389万人次,游客旅游总花费超过74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15.8%、14.5%。
编辑:阿衣去来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