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视听1分钟前
故事讲述人:林忠东
塔城地区额敏县塔斯尔海村村民
我叫林忠东,打小就在塔城地区额敏县塔斯尔海村的榆柳巷住着。亲眼看着咱们新疆一点点变样,也陪着这条巷子从土坯路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1964年,我家刚搬到这儿时,榆柳巷还是条坑坑洼洼的土路。那会儿巷子里就几户人家,我和对门的库尔鲁西·乌斯曼还是半大孩子,天天光着脚丫在土路上跑,饿了就往对方家里钻。他妈妈做的包尔萨克喷香,我妈蒸的馒头他也抢着吃。后来长大了,我俩合计着做点营生,他腌肉的手艺是家传的,我跑集市采购利索,就一起做起了风干肉生意。这一做就是30多年,钱从来都平分,谁多跑了几趟腿、谁多扛了几袋盐,从没红过脸。在这巷子里,邻里邻居的,比钱金贵的是情分。
要说变化,那真是从脚底下的路开始的。还记得2009年,村里按照规划第一次对巷子进行改造,铺上了水泥路,挖了排水沟,下雨天总算不用踩泥巴了。库尔鲁西摸着新砌的院墙直乐:“这日子,跟抹了酥油似的,越来越亮堂。” 更让人惊喜的是2021年,村里又给榆柳巷来了次“大整容”!那真叫一个翻天覆地:地下的老管网全换了新的,路面硬化得平平整整,盖起了干净的公共卫生间,还修了方便的停车场。巷子里的房子都打扮起来了,墙面画上了咱们各民族一起唱歌跳舞的热闹图景。这一弄啊,榆柳巷彻底变样了,不光我们住着舒心,更成了条展示咱民俗文化、让大家伙儿亲身体验各民族亲如一家氛围的特色街巷。
现在可热闹了!巷口那棵百年榆柳,被游客们叫作“民族团结树”,成了大伙儿最爱拍照打卡的地方。我们这条巷子啊,名气越来越大,成了吸引八方来客的“网红巷”。每天都有不少外地人举着相机手机来,拍这树,拍墙上的画,拍咱们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你看现在,傍晚时分,老人们坐在榆柳树下唠嗑,孩子们追着皮球跑;路灯亮起来的时候,各族邻居聚在新修的小广场上跳舞,笑声能传到村头去。连城里年轻人都专程来感受这氛围,小广场上经常热热闹闹的。
我从毛头小子变成了老头,榆柳树的枝桠也长得能遮住大半个巷子。要说没变的,是库尔鲁西递过来的那杯奶茶,永远是热乎的;是巷子里不管哪个节日,总有满桌的吃食等着大家;是我们看着家乡越来越好,打心底里的踏实。
我没啥大文化,就知道这好日子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政府领着咱们干,是各族兄弟姐妹手拉手往前奔。我的青春在新疆,我的一辈子也在新疆。往后啊,还想在这榆柳巷里,看着孙子辈接着把这日子过成蜜!看着这条越来越红火的巷子,把咱们的和美故事,讲给更多远道而来的客人听!
新疆广播电视台/丝路视听 投稿人:林忠东
一审:余飞
二审:丁茜
三审:徐浩宇
编辑:陈奕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