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新闻客户端7小时前
从一等人民奖学金到国家奖学金,累计获各类奖学金15000元以上;从体重80公斤降到60公斤成为全马跑者……在哈工大有这样一位大二学生,他用独特的“模块化思维”将大学生活拆解为学业、科研、学生工作、运动健康四个模块。21日,记者对哈工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2023级本科生代佳鑫进行了采访,了解他是如何“模块化”管理自己的大学生活的。
代佳鑫参加哈工大校园马拉松
初入大学时,丰富的校园生活让代佳鑫应接不暇。课程、竞赛、科研、社团、运动、社交、学生工作、社会实践……他陷入了要选哪件事去做的难题。一边是重要的课程学习,一边是不舍的兴趣爱好,他经常边跑步边思考,最终探索出了解决方案:以“模块化思维”将大学生活拆解为四个模块。“每个模块所需要的能力和思维不同,带来的结果也不同。通过合理安排时间,对某个模块感到疲倦的时候无缝衔接到另一个模块。”他以“新鲜感”替代“疲惫感”,实现持续高效自我提升。
代佳鑫(右一)与班主任张成明合影
模块一:学业突围
累计获各类奖学金超1.5万元
代佳鑫告诉记者,他在待办事项中将学业排在优先位置。“要先保证课程学习,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做更多事。”从一等人民奖学金到2024年本科生国家奖学金,他累计获各类奖学金15000元以上。
每个学期初,代佳鑫会认真阅读各科的教学大纲,把握课程重点和进度。在学习到一定进度后,他都会到图书馆等地方,针对教材和课程资料,在A4纸上总结重点、推导公式,构建起自己对各科课程的“思维体系”。他表示,“理清一门课程的学习思路,捋顺各个公式的前因后果,优化针对作业题的思考方式,会非常有效地助力我掌握这门课程。”
代佳鑫所获部分奖项和荣誉
入学初在全英文文献前屡屡碰壁,代佳鑫大一寒假闭关两个月专攻英语,每天反复精听,逐句分析长难句。当雅思成绩单揭晓时,阅读9.0的满分成绩见证了他的努力。“一是不能畏惧英语,要尝试将英语融入思维习惯,从英文的角度思考问题与日常生活;二是要保持专注与恒心,持续高效地进行训练,尽可能地保持学习节奏。”代佳鑫向记者介绍着学习英语的心得体会。
代佳鑫部分自习笔记
模块二:科研启航
在未知领域寻找惊喜
在电工新技术研究所张成明教授的实验室里,代佳鑫作为一名大二学生已开始参与科研项目,调试设备到深夜是常态。200多页的实验记录写满了公式与批注,目前已有1篇论文被《电气工程学报》录用、2篇ICEMS会议论文被接收。
“刚开始接触科研感觉很有挑战性,在大量的文献资料面前整理归纳观点、探寻创新点,设计实验内容、分析相关数据,每项内容都让我感到有些望而生畏。”代佳鑫说,大二上学期,在张成明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他认真准备并完成了本科综合设计(论文)的开题答辩,预计将在大三学年结题,并争取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提前参加答辩进一步增强了我投身科技创新的信心,让我可以提前规划未来的学习研究,更加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代佳鑫在实验室
模块三:学生工作
用责任织就信任网
作为班长,代佳鑫始终秉持着为同学服务的初心,发挥学生与学院之间的“纽带”作用。通过一对一帮辅等做法带领班级消除挂科学分20+,学习型寝室占比达到30%。“在班级的建设、管理中,人际交往、任务安排、组织规划都是对班长这一职务的挑战,要多站在同学们的立场上换位思考,不过多干涉同学们的正常生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更多人。”代佳鑫告诉记者,为了提升整体成绩,他认真分析班级整体情况。“我把重点对象分为两类:对于学习存在困难的同学,我会主动关注其学习情况,确保他们掌握重要知识点;对于需要提高自律性的同学,我会从其身边开始构建学习氛围,比如搭建学习型寝室,带动他们积极投入学习。”
代佳鑫参加开题答辩
代佳鑫还作为校级讲师团成员及电气大讲堂讲师,为同学们辅导课程、答疑解惑,带领同学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等各项活动。
代佳鑫组织班会
模块四:运动健康
年跑量1000km以上
体重曾长期处于80公斤,跑1公里都无法坚持。高二那年,代佳鑫用“5公里周末计划”开启蜕变之旅,跑步的汗水与饮食上的调整让他半年减掉了20公斤。进入大学,代佳鑫的脚步也不曾停下。年跑量1000km以上的数据铭记着他的坚持与毅力。“学校的条件很好,天气好时我会在体育场跑步,天气不好时就用室内健身房的跑步机。食堂餐食的选择也很多,让我可以坚持控制饮食。”
代佳鑫参加马拉松比赛 图片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提供
“在安排时间的时候预留足够的弹性,按时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允许自己休息娱乐。”代佳鑫介绍,科研卡顿时他换上跑鞋,学生工作疲惫时他听英语新闻换脑,这种动态平衡让他在忙碌中始终保持积极状态。“我把大学生活拆解成四个模块,每天的日程在各个模块之间切换,让我的思路很清晰,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有条不紊地推进。”
实习生:徐硕;记者:吕晓艳;编辑:孙晓蕾;审核:李树江;统筹:那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