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11小时前
7月16日16时,湖北首趟“中吉乌”铁公多式联运国际班列75179次满载食品包装罐等物资,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武铁”)吴家山站始发。该班列采用"铁路+公路"的多式联运模式,经汉丹线、兰新线、南疆线运行,从新疆喀什转公路运输后由伊尔克什坦口岸出境,最终抵达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
此趟班列优化了通关流程和运输模式,装运货物在启运地完成单次申报,集装箱全程不换箱、不开箱,实现“一单到底”“一箱到底”出境,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
负责物资装运的湖北铁路集团国际联运公司主管张琳介绍,与武铁和中铁集装箱公司共同开行的“中吉乌”铁公联运中亚班列首次采用全新物流方案,真正实现铁路和公路运输的无缝衔接,满足了客户对运输时限的需求,企业发运货物可以实现随到随走、快速通关,为国内企业抢占中亚潜在市场提前谋篇布局赢得了先机。
图为停靠在站台的湖北首趟"中吉乌"铁公多式联运国际班列。张俊摄
“在铁公多式联运模式下,货物在启运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不用办理转关手续,在换装地和出境口岸也不用重复申报或者二次装卸,海关监管一单贯通,全程物流一次承运,以更好监管质效支撑实现‘物畅其流’。”汉口海关车站监管科科长陈宽卫说。
随着此趟班列的开行,湖北出口到中亚的物资可以快速抵达客户手中,全程运输费和保险成本可节省30%,全程物流时间比原来短到10天左右,缩短了的订单的交付时限,助力企业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海外客户常常临时下订单,但货量又不足以实现包列。我们提报了相关需求后,湖北铁路集团国际联运公司积极响应,通过定制运输方案、空重联运调配集装箱,不仅满足了我们物流时效要求,还为我们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武汉世纪之星物流公司总经理彭玲说。(经济日报记者董庆森)
编辑:杜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