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15小时前
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重要矿种找矿取得重大突破,绝大多数矿种已提前完成“十四五”找矿目标任务。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在黑龙江省发现全省首个特大型铀矿。在河北省兴隆县,新增铷资源量337万吨,达到特大型规模,进一步巩固我国铷矿优势地位。在河北省隆化县,新增钴资源量2.7万吨,达到大型规模。在贵州省松桃县,新增锰资源量2285万吨,达到大型规模。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克斯县,新增金资源量81吨,累计查明近百吨,达到超大型规模。
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提升国内能源资源保障能力、确保安全成当务之急。为此,我国实施了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近年我国找矿突破屡获重大发现。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近日发布的消息显示,湖南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通天庙矿段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同时,伴生铷、钨、锡、铌、钽等战略性矿产,均达中型以上规模。目前,该项目提交了超大型锂矿床及中型及大型以上钨、锡、铌、钽矿矿床的勘探成果,配套采矿、选矿、冶炼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带动了当地锂电产业投资数百亿元。
这些成果取得的背后是一系列矿产资源政策措施的大力支持。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开始施行。这是矿产资源法自1986年颁布实施以来的首次大修,将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作为重中之重。这部新矿产资源法建立了战略性矿产资源特殊保护制度,将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重要矿产资源纳入战略性矿产资源目录,并对其中部分特殊矿产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同时,我国也将全面推进矿业权竞争性出让,严格控制协议出让,保障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开展“十四五”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情况总结评估,提出“十五五”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的对策建议。通知要求完善战略性矿产探产供储销统筹和衔接体系,推动矿产资源快速增储上产。
据称,上半年我国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资金69.93亿元,同比增长23.9%,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同比增幅持续扩大。其中,社会资金33.59亿元,同比增长28.2%,占矿产勘查总投入的48%,表明企业投入矿产勘查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36.34亿元,同比增长20.1%。
从矿种来看,锡矿、铝土矿、钨矿、铜矿、磷矿等矿种勘查投入同比增长50%以上,煤炭、铅锌矿、钼矿、金矿、石墨等矿种勘查投入也有不同程度增长。此外,自然资源部门加大了探矿权供给,2024年战略性矿产探矿权投放581个,创十年新高。2025年上半年,战略性矿产探矿权投放318个。
2024年,我国重要矿产资源找矿突破也收获颇丰。我国新发现了西昆仑—松潘—甘孜世界级锂辉石型锂成矿带,预测资源潜力达3000万吨。我国自产锂资源增幅超30%,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由6%提升至16.5%,排名从第六位升至第二位。同时,我国镓、锗、铟等资源再评价成果显示,我国镓、锗、铟等12种矿产全国资源量显著增加,与保有资源量相比,钴、铼新增资源量实现超100%增幅,镍、铟新增资源量超30%增幅,镓、锗、钒、钾盐等四种新增资源量超10%增幅。
编辑:刘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