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客户端11小时前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铺满大地,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广袤大地,跃动着经济迸发的“新”意和活力,这份“新”意和活力,正推动科右前旗经济“扶摇直上九万里”。
奶产业链:从毡房奶香到航空餐桌的醇香跨越
走进科右前旗特润奶制品合作社,身着白色大褂的老板娘金花正将鲜奶熬制成金黄的奶皮子,传统工艺的香气里藏着百年传承。科右前旗立足优势,以“真金白银”扶持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打造传统乳制品文化产业发展中心。曾经只能在牧区品尝的奶豆腐、黄油等奶制品,如今可搭乘电商快车销往全国。令人惊喜的是,这些带着草原温度的奶食品,正通过冷链物流走进航空餐食,成为万米高空上的“北疆味道”。
特润奶制品合作社老板娘金花正在晾制奶食品
草产业:当草原遇见中央厨房 “烹”出发展新滋味
大兴安岭南麓的风掠过科右前旗的草甸,这里450万头牲畜的“口粮”需求,催生出一片生机勃勃的草产业蓝海。阿力得尔现代草产业加工物流交易园区内,蒙草集团的加工车间里羊草香气弥漫,全国最大的羊草种子加工中心每年产出的种子,能让万亩荒滩披上绿装。走进草产业园区,“动物中央厨房”的52台套先进设备火力全开,经过除尘、消毒、熟化破壁、TMR搅拌等流程后,把秸秆变成了牛羊爱吃的“预制菜”,成为带动增收的“绿色宝藏”。如今,“动物中央厨房”年产量3万吨,可满足5000头牛、4万只羊整年的饲喂需求,成为草产业发展的新标杆。
科右前旗阿力得尔现代草产业加工物流交易园区俯拍图
农牧业:从产粮大县到"羊"名天下的丰饶答卷
461万亩耕地的科右前旗,连续十五年粮食产量稳定在30亿斤以上,这与科右前旗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紧密相联。通过“EPC+O”模式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整合碎片化土地,提升土地利用率与产出能力。同时,推广水肥一体化、无人机植保等新技术,运用北斗监测、卫星遥感等智能设备,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智能化。
科右前旗那达慕盛会开幕式表演
文旅融合:从那达慕盛会到非遗惠民的文化脉动
当盛夏的暖风掠过乌兰毛都草原,扣人心弦的赛马已扬起烟尘,摔跤手们在沙地上展开力量的对决,科右前旗迎来一年一度最热烈的狂欢。不仅吸引了百万名国内游客,还吸引了来自俄罗斯、蒙古国、印尼等12个国家的国际友人,促进了文化交流与共享。据统计,科右前旗上半年旅游人数255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8.82亿元。(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高平、王潇 通讯员单雨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