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新疆电力07-04 15:29
在新疆和青海交界处
被阿尔金山和罗布泊两大无人区
包围的戈壁上
一项超级工程破土动工
它就是
新疆“最孤独的变电站”
祁曼750千伏变电站
何谓“最孤独”?
在新疆,750千伏变电站大多远离城市的喧嚣,建设在戈壁、荒漠,矗立于无垠的旷野之中。
△穿越沙漠的巴州—铁干里克—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
△穿越戈壁的和田—民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马元 摄)
为何祁曼750千伏变电站堪称“最孤独”?
从地理位置上看,祁曼750千伏变电站地处新疆巴州若羌县铁木里克乡,距离最近的青海茫崖市近100公里,与新疆巴州若羌县相隔207公里,半径50公里内皆为无人戈壁。
茫崖|最孤独的城市
茫崖,中国版图上“最孤独的城市”。它深藏在青海省海西州的青藏高原西北部,被罗布泊、阿尔金山、可可西里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四大无人区重重包围。方圆200公里,难觅城镇踪迹。
祁曼750千伏变电站也是新疆首座海拔超3000米的750千伏变电站,3083米的高度意味着稀薄空气、刺骨严寒与寂静,目力所及只有湛蓝天穹与苍黄戈壁的单调拼接,地平线在风沙中模糊成一片。
△正在建设的祁曼750千伏变电站
在高海拔和远距离的双重加持下,祁曼750千伏变电站远离烟火,就这样孤独地在3083米的荒原之巅“成长”。
挑战“生命禁区”的极限
在海拔3083米的“生命禁区”建变电站
每一步都充满挑战
高原反应是“头号敌人”
业主项目部经理张俊坦言:“快走两步就气喘如牛,心跳加速,衣服湿透。”失眠、胸闷、心慌是常态。
开工准备期,两批工人因无法适应高海拔环境而离开。留下的是曾在甘孜高海拔地区历练过的“老兵”,即便如此,他们也感慨:“甘孜有青山绿水,心里舒服,而这里只有望不到头的戈壁滩。”
极端气候是家常便饭
这里并非没有风景,极目远眺,戈壁尽头是巍峨的阿尔金山;转身回望,一片片高耸的风力发电机。戈壁、雪山、风机——构成了独有的壮阔图景。
但好天气是奢侈的,更多时候,是风沙肆虐,狂风卷起砂砾,遮天蔽日,几米之外难辨人影。
生活与健康的特殊保障
篮球、乒乓球等可能引起心率上升的活动一律禁止,甚至是唱歌也不行。为了丰富工人们的生活,项目部配置了台球、象棋这些比较“安静”的活动。
为保障施工人员健康,项目部配备了吸氧室和诊疗室。每个宿舍里都配备氧气瓶,专业医护人员驻点,每日进行身体评估,与县医院建立紧急通道。这是其他工地罕见的特殊配置。
高海拔与风沙的极限挑战
结合海拔、风速等气象条件,项目组突破性修正变电站空气间隙、750千伏进出线构架等关键参数。针对戈壁风沙侵蚀,全站采用带有精密元器件的IP65防尘防水柜体。特制钢筋混凝土电缆沟盖板,防御沙尘侵入与掀飞风险。
此外,工程还部署地面光伏发电系统,既保障站内生活用电,又储备应急电源,推动变电站向绿色低碳转型。
孤独且炽热的坚守
三十多年前,诗人海子途经青海海西州德令哈时,写下了“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的诗句。
那时候,这片戈壁真的是“空空”的。但今天,这片空地上已有了输电铁塔,有了成片的风力发电机,有了电网建设者,有了电的方向,以及正在修建的变电站。
“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的战略意义,在这一刻不言自明。
作为新疆750千伏主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祁曼输变电工程总投资13.05亿元。工程建成投运后,不仅能加强巴州南部电网网架,提高格库电气化铁路供电可靠性,满足若羌区域新能源的接入、送出需求,后期更可通过若羌—花土沟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将百万级新能源打捆外送至青海,破解青海季节性缺电难题。
祁曼750千伏变电站的“孤独”源于地理的极致,它的“灿烂”,则源于建设者们炽热的坚守和工程本身连接未来、点亮希望的重大意义。
夜幕降临,戈壁重归沉寂
项目部的点点灯光
成了戈壁上目所能及的
唯一亮光
与璀璨星空交相辉映
他们,是在真正的“无人区”
将孤独一点点转化为照亮未来的光
编辑:肖应婷
阿地力江(新闻中心)
2025-0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