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07-02 11:42
仲夏时节,地处东天山腹地奇台县的万亩旱田正上演着奇特景观——因海拔差异形成的特殊农作周期,造就了"一山有四季"的独特风貌。 从空中俯瞰,万亩旱田层次分明,宛如一幅立体的生态画卷。在海拔1300米的山脚下,冬小麦已进入蜡熟期,金色的麦浪在田垄间起伏翻涌;向上延伸至1600至1700米的坡地,春小麦正值灌浆与抽穗期,深绿、嫩绿与翠绿的作物带沿着山势层层铺展,如同大地的绿色指纹。山巅残雪点缀其间,与麦浪相映成趣,更添几分诗意。田垄与雪峰交织,色彩随海拔递变,奏响大自然的和谐韵律。 奇台县旱田面积达20万亩,因垂直海拔差异形成特殊农作周期: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当地农民随雪线上升逐阶播种,较平原地区延迟约30天的种植节奏,使收获期从8月中旬持续至9月中旬。当低海拔冬麦进入成熟期,中高海拔春麦尚处生长阶段,加之天山垂直气候带赋予的 "一山有四季" 特征,造就了 “山下麦浪鎏金、山腰绿畴绵延、山巅积雪未消”的独特景观,成为展示西北旱作农业系统的活态样本。
编辑:李杨
邓子
2025-07-02
👍
巴哈尔
2025-07-02
👍🏻👍🏻👍🏻
吾尔古丽
2025-0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