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总统拜登办公室18日发表声明说,拜登被诊断患有侵袭性前列腺癌,癌症已扩散至骨头。
什么是“侵袭性前列腺癌”?癌症已扩散至骨头,是什么阶段?定期体检为何没有提前发现?记者采访了南京市第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刘铁石进行了解。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宇
综合
确诊后拜登首次发声
美国前总统拜登办公室18日发表声明说,拜登被诊断患有侵袭性前列腺癌。
根据声明,拜登的泌尿系统症状最近不断加重,经医生检查发现一处前列腺结节。16日,拜登被诊断患有前列腺癌,癌症已扩散至骨头。
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18日在社交媒体上说,听说了拜登的诊断结果,感到很难过。他向拜登及其家人致以最好祝愿,祝拜登早日康复。
在确诊患有恶性前列腺癌后,拜登5月19日首次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癌症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和你们中的许多人一样,吉尔和我深知,创伤让人更坚强。感谢大家用爱与支持鼓励我们”。
容易被当作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是男性特有恶性肿瘤,其发生与年龄增长、遗传因素、高脂饮食、抽烟饮酒、雄激素增高密切相关。前列腺癌喜欢“盯着”中老年男性,多见于50岁以上的男性。刘铁石坦言,该病早期叫“局限性前列腺癌”,而拜登患有“侵袭性前列腺癌”并发生了骨转移,说明病情已经到了晚期。
刘铁石表示,前列腺癌早期症状隐匿,约60%患者初诊时仅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频或血尿等非特异性症状。等病情一点点加重,开始出现尿潴留、排尿疼痛、血尿、难以形成尿流、骨头疼痛等症状,患者才察觉到事情有点不对劲,可能就已经晚了。“由于早期前列腺癌的症状和前列腺增生症状相似,甚至有些患者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很容易被当作前列腺增生,认为是年龄大了所致,导致前列腺癌没有被及时察觉发现。”他指出,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以骨痛作为首诊症状的,但这种情况基本都是晚期了。
自然病程差异极大
“前列腺癌是一种‘惰性癌’,就像猫科动物——有的像温顺家猫,生长缓慢;有的如凶猛老虎,侵袭性强。”刘铁石以生动比喻解释该疾病特性。他指出,前列腺癌自然病程差异极大:部分患者带瘤生存10—20年无进展,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出现骨转移,如媒体报道的拜登病例,病情凶险。而这种异质性决定了临床需“个体化诊疗”。
刘铁石强调,早期癌可能表现为“小老虎”,及时干预预后良好;而晚期癌若已发展为“大老虎”,治疗难度显著增加。
针对“早期发现的生存预后”问题,刘铁石指出,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而发生远处转移的晚期患者五年生存率仅约30%。“关键在‘早’——通过规范筛查,多数早期癌可被及时发现。”在晚期治疗方面,他介绍:“寡转移(转移灶≤3—5个)患者可通过手术联合内分泌治疗、放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手段延长生存期,部分患者生存期可达5年以上;但广泛转移(尤其是内脏转移)患者预后较差,生存期通常仅2—3年。”
■医生建议
预防前列腺癌,刘铁石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戒烟限酒,避免吸烟、过度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二是健康饮食、均衡营养。减少高脂肪的食物摄入,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同时,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避免过于辛辣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造成前列腺的过度充血。三是日常生活中多饮水,避免憋尿、久坐不动。四是建议适度体育运动。每周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久坐,改善前列腺局部血液循环。”刘铁石强调,50岁以上的男性应每年进行一次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筛查前列腺癌。如果有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建议从45岁开始定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