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视听05-03 22:34
新疆广播电视台/丝路视听讯(记者 新疆台 兵团台 赵瑞 石河子台 邵博越):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二级研究员郑炫30年来深耕一线,研发了10余种适应兵团农业生产需要的机具, 并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日前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在沙湾市的一片农田里,郑炫正带领团队测试着改进性能后的液压翻转犁的最新数据,为下一步更新做准备。
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二级研究员 郑炫:同样一块地,在不同的时间,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需要这样的一手资料,来不断完善我们的产品。
这款液压翻转犁是郑炫团队针对沙石地或者有障碍物的地块设计的,去年在阿勒泰、塔城等地的沿山地带推广使用后,不仅让作业效率提升了30%,还实现了亩均节油0.2升的突破,受到了农户们的好评。
新疆宏基农机农业合作社社员 王登强:以前的犁没有任何的保护,就靠一个螺栓,断了以后就要人工去换。现在这个犁搞过载保护,它遇到硬东西以后,啪一弹马上又回来了,继续还可以行走,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上世纪90年代,国外100马力以上轮式拖拉机进入新疆市场,但与之配套的耕作机械主要依赖进口。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郑炫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产品的先进技术,成功研制了调幅式液压翻转双向犁,并实现了从手动操控到自动翻转的迭代。
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二级研究员 郑炫:技术是不断地在迭代、不断升级,我们形成的是系列产品,可以针对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条件,满足不同的需要来细分,做到精准地去作业。
目前,郑炫带领团队已研制出匹配200到320匹马力不同动力的全悬挂式翻转调幅犁、序列式深翻犁、混合式翻转调幅犁3个类型9种机型。这些农机具不仅在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广泛应用,还出口到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
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帆:她(郑炫)对咱们的机子要求特别高,不管是从材料、从加工精度和工艺上都是要求非常严格的,她精益求精的精神,我都非常佩服。
一路耕耘一路收获。30多年来,郑炫的脚步遍及天山南北的乡村牧场,创造了10项技术专利,还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农机人才。如今,她又将目光投向了智慧农业新赛道。
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二级研究员 郑炫:围绕着智能化,还有绿色化,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减少燃油消耗,要(和)电控的新能源的拖拉机匹配。我们的论文不仅要写在纸上,更要写在大地上。
编辑:孙维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