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7小时前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天山南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今日的新疆,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安居乐业,书写了边疆发展的壮丽史诗。大型移动直播节目《直播新疆》,带您沉浸式感受大美新疆的无限生机与活力。首站,我们走进素有“塞外江南”美誉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探寻这片土地上的精彩故事。
走进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风光无限 大美伊犁
伊犁喀拉峻草原作为“新疆天山”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透过镜头,我们看到初秋的喀拉峻草原褪去了夏日的浓绿,变成了褐色,整个草原在秋风中舒展着壮阔的画卷。
在新疆这个歌舞之乡,歌声和舞蹈永远不会缺席。草原上的舞蹈就是来自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等多民族舞者们真情的欢迎。
伊犁这片土地就像一个巨大的调色盘,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风光。“春夏秋冬四季天,各有风光入画笺”。从不同的角度看草原、看森林、看河流、看雪山,都能感受到不同的壮美。我们的记者就将搭乘直升机,带您飞“阅”大草原,云端“瞰”伊犁。
记者现在正翱翔在喀拉峻草原的上空。从空中俯瞰,这片被誉为“五花草甸”的草原正展现在我们眼前。这里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认证的“世界一流天然草场”。春季的嫩绿、夏季的繁花、秋季的彩灌,各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观。现在是夏秋之交的季节,草浪褪去葱郁,泛起油画般的暖调。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天山腹地的地质奇观——阔克苏大峡谷,这条蜿蜒的峡谷由亿万年的时光雕琢而成。阔克苏河的河水在阔克苏大峡谷宽广的谷底曲折流转,形成了南北长约5600米、东西宽约2000多米的曲折河形。细数河流,不多不少正好是九曲,九曲河道回折成了十八个弯道,所以这里被叫作“九曲十八弯”。
现在映入眼帘的是喀拉峻湖面。湖面倒映着云影,像镜子一样,当地人叫它“大地的眼睛”。喀拉峻的草原是山地草原,两岸看上去像丘陵、山崖的地方都是牧民的草场。每年6月开始,牧民会将牧群转场到夏草场,现在还能在两岸的草原上看到牛羊在悠闲地吃着草,所以喀拉峻也是可以乘着游船看草原的景区。
大家看,这就是世界唯一的“八卦城”特克斯。整座城市按照《周易》八卦布局,八条主街以中心太极坛为原点辐射延伸,64条街巷环环相扣,从空中看就像一张巨大的“蜘蛛网”。更神奇的是,这里没有红绿灯,每条街道都是精准的30度角分流,暗合“道法自然”的古老智慧。
这趟飞行,我们见证了草原的壮阔、峡谷的野性、湖泊的灵秀,而喀拉峻的故事远不止于此。
都说“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伊犁的美是多层次的,既有雄壮的草原、“九曲十八弯”的河流,还有特克斯八卦城那样独特的建筑奇观。
霍尔果斯口岸:贸易合作潜力正持续释放
我们说了伊犁的风光之美,其实伊犁的地理位置也非常重要,其中位于伊犁的霍尔果斯口岸便是一座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桥梁,霍尔果斯口岸让中国的货物走向世界,也让世界的货物走进中国,贸易和文化在这里双向奔赴。
从过去驼铃声声的丝绸古道到今天车轮滚滚的贸易走廊,作为重要口岸的新疆霍尔果斯见证了中国的开放和时代的变迁。接下来,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去霍尔果斯口岸,近距离感受那份蓬勃发展的活力。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一定是游客打卡首选地,这里也是人员往来最热闹的地方,大大小小的贸易订单从这里达成。
今年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进出人员突破700万人次。目前,合作中心仅中方区域入驻商户2000余家,有200余家免税企业,销售着来自40多个国家的千余种商品,这里也被视为中国西北地区最大跨境旅游消费购物区。
在合作中心,也经常能遇到企业间签订合作协议的场景。
今年1—7月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2638.3万吨,同比增长2.9%。除了热闹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同样繁忙有序的还有“24小时不打烊”的霍尔果斯公路口岸。
霍尔果斯口岸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出口陆路口岸,像这样一长排等待出口的国产商品汽车几乎是这里的日常,它们从这里驶向中亚和欧洲。
随着新能源车出口量不断增长,近年来,在霍尔果斯口岸出现了一个新职业,叫作“摆渡人”。陈宏做新能源汽车的“摆渡人”已经三年了,他的工作就是把要出口的汽车开到哈萨克斯坦,完成交接后,再从哈萨克斯坦乘坐跨国大巴返回国内。
车辆驶入口岸后,霍尔果斯海关也进一步优化了通关流程。
在车辆待出境“缓冲区”,我们也遇到了其他“摆渡人”,他们手中的护照就是新能源车出口最好的见证,有的“摆渡人”已经换了好几本护照。
据霍尔果斯海关统计,今年1—7月霍尔果斯口岸出口汽车21.4万辆,增加14.6%。如今,国产汽车“摆渡人”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将中国制造带到更多的国家。
霍尔果斯口岸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合作潜力正在持续释放,成为拉动外贸发展的新动力。
科技赋能乡村的伊犁实践
都说伊犁是“塞外江南”,这美誉不光是因为它有秀丽的风光,更是因为它有着江南水乡般丰饶的物产。接下来,我们就带大家走进伊犁的乡村,看看这片土地的馈赠,一起解开伊犁在乡村振兴之路上的“致富密码”。
紫色的花海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空气里也弥漫着淡淡的清香,在阳光下,薰衣草与远处的群山相映成景。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伊犁的薰衣草花田,种植规模已经发展到了近10万亩,已经成为全球三大薰衣草主产区之一。
当薰衣草的紫色浪花漫过伊犁河谷,霍城县芦草沟镇四宫村便成了大地织就的天然油画。四宫村以前因为满山荒石被叫做“石头村”,是出了名的贫困村,如今薰衣草种植面积达1.2万亩,占全村耕地95%以上。实现了从石头滩到花海的“蝶变”。
伊犁四宫村通过花期调控技术实现6—10月持续绽放,当地企业还采用微波干燥和真空减压蒸馏技术研发出各类新产品,自主研发的冻干技术让薰衣草身价翻了三倍。
一二三产正在四宫村深度融合、联手发展。今年夏天,伊犁河谷薰衣草田里每天都迎来一两万游客,全年客流量有望突破80万人次。
伊犁的薰衣草产业让百姓尝到了生态经济的甜头,科技赋能的三文鱼养殖也为农牧民打开了致富新窗口。天山脚下的养殖基地正创造着新的奇迹,全疆90%的三文鱼都从这片秘境游向世界餐桌。
“科技范儿”在这里破解了一系列三文鱼养殖的难题——自研生态环保网箱系统让内陆养鱼实现生态与品质的双赢,重达400公斤的水下清污机器人能将剩余饲料和粪便精准回收,智能投喂系统能将饵料浪费减少10%—20%。
走进三文鱼生产车间,200多名本地的农牧民正在忙碌有序地工作。新鲜捕捞的三文鱼在这里完成了从这一侧的初级加工到另一侧的深加工,实现出水即加工、当日即包装。
经过专业培训的农牧民已能熟练操作智能设备、驾驶渔船,部分人还考取了潜水证,年收入突破8万元。
看完报道,感觉伊犁人民太了不起了,伊犁人民用勤劳和智慧铺就了一条“风景高颜值”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的绿色之路。
走进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多元和谐 共聚伊犁
伊犁不仅有经济的腾飞,更有文化的交融。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记者一起去六星街逛一逛,感受一下那份浓浓的人间烟火气。
六星街故事聚场里聚集着一批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传统与现代在此碰撞交融,老街的新故事从这里开始讲述。
六星街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从空中俯瞰六星街,街巷呈六角形分布,巷内居住着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13个民族的群众。这里不仅是一个历史气息浓厚的地方,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留在这里。
凯迪日耶在故事聚场开了自己的服饰小店,有时也会教游客制作艾德莱斯文创。
色彩明丽鲜艳的墙面、屋顶,各式各样的“多巴胺”配色,感受到六星街不同文化碰撞交流的和合之美。
乌孜别克族青年画家古努·阿里根也用画笔画出她眼中的多彩新疆。
不经意的一个转角,在每一扇彩色大门的背后,你都有机会遇到多民族的热情与烟火。
坐下来享受风景,品尝特色美食,刚出炉的俄罗斯列巴也是热情传递的象征。
中心广场一定是当地居民与游客的聚集地,歌声、掌声、笑声、欢呼声汇聚于此。
从轻快的维吾尔族乐曲到悠扬的哈萨克族民歌,在这里你随时都有可能“邂逅”一场音乐会。
六星街的琴声里唱着热情、开放、多元、包容,这里也是新疆多元文化的缩影,正因独特魅力与和谐氛围,也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
从云端到田野,从口岸到街巷,我们看见了一个辽阔而鲜活的伊犁。这里有壮阔的山河,有奋发的动力,更有温暖的人心。伊犁也是整个新疆的缩影,是多民族和谐共生、繁荣发展的典范。欢迎大家来到新疆,来到伊犁,亲身感受这份独一无二的美好!
编辑:肖应婷
王硕
2025-09-10
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