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客户端08-29 13:13
什么品种的花生,竟能“长”在树上?
近日,知名品牌良品铺子旗下的某款产品“翻车”。在宣传广告上,赫然出现“花生在树上结果”的画面。
8月28日,良品铺子向大皖新闻回应称,由于工作疏忽,错误使用由AI生成的图片素材,目前已对相关页面进行了更新修正,并启动对所有产品宣传材料的全面科学性核查,也向所有关心和支持良品铺子的朋友致歉。
虽然已经道歉,此事件仍值得反思。众所周知,花生是一种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如此常识性错误,良品铺子在进行商品宣传之前,竟没有及时审核出问题并纠正,实属不该。
“花生上树”,不能只归咎于AI,根源在于涉事商家的不用心。虽是“无心”之过,亦有误导消费者之嫌。当下,AI制图越来越便捷,但任何时候都不能突破真实性、可靠性的边界。若存有误导消费者、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主观恶意,就属于典型虚假宣传,涉嫌触犯广告法等相关法规,需要被依法严肃处理。
对于“花生上树”,电商平台不能置身事外。从法律层面看,作为网络交易的重要参与方,平台若在经营过程中未能尽到审核把关义务,亦要承担法律责任。目前,不少平台已向商家滥用AI现象“亮剑”。例如,京东就提出严格管控入驻商家的品质,针对个别门店使用AI图片作为门头图的问题,已组建专项治理团队,持续进行排查治理。
因AI制图技术兴起的相关产业链亦不能忽视。据报道,网络上兴起一批专门提供“外卖店铺头像生成”“菜品美化设计”的服务商。其提供的AI技术服务,正成为部分商家打造“虚拟门面”的捷径。遏制此类问题的出现,不仅要求商家尽心尽职、诚信经营,更需要有关部门对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进行合规有序治理。
我们期待,良品铺子在致歉后的整改行为,不仅能够切实消除自身管理隐患,也给相关行业的从业者敲响警钟。毕竟,一次“花生上树”可能只是沦为网友调侃的对象,下一次的“翻车”,就可能被消费者投下否决票,彻底从市场竞争中“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