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客户端6小时前
受稀土产业政策以及市场供需关系变化等因素影响,稀土主要品种价格快速走高,8月以来平均上涨超过10万元/吨。8月26日晚,国内头部稀土开采企业北方稀土(沪市代码:600111)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营收188.66亿元,同比增长45.24%,归母净利润9.31亿元,同比增长1951.52%。
谈及业绩暴涨原因,财报直言,利润大幅增长主因一方面是公司主要稀土产品销量增加,同时以镨钕产品为代表的主要稀土产品价格自年初以来持续上涨,均价同比升高。业内认为,在下游补库预期下,稀土价格易涨难跌,板块迎来估值+利润双击。
企查查显示,北方稀土始建于1961年,前身为包钢8861稀土实验厂,主要生产经营稀土原料产品/稀土功能材料产品和部分稀土应用产品等,是内蒙古自治区包钢集团的控股子公司,1997年在上交所上市,被誉为“中华稀土第一股”。
北方稀土在财报中表示,2025年上半年,镨钕等主流产品价格稳定运行。其间,虽然受国际贸易等因素影响,市场订单以及产品价格受到一定冲击,但稳定的国内需求对稀土市场形成有力支撑,稀土市场整体活跃度好于上年同期,并随着生产企业订单的持续恢复,带动主流稀土产品价格上行。
根据“中国稀土”网站发布的“CRE指数”,2025年上半年,我国稀土相关上市公司呈现出整体向好的发展态势,经营情况和资本市场表现较去年同期显著提升,CRE指数偏强运行。截至6月,中国国内氧化镨钕价格同比上涨22%至44.34万元/吨;重稀土品种氧化铽价格同比上涨26.5%至714万元/吨。
对此,中邮证券认为,稀土价格快速上行,主要由于需求端多家磁材大厂同时进行镨钕金属的招标活动,为镨钕金属提供强劲的需求支撑。一方面,由于海内外价差较大,国内订单快速增长,带动补库订单激增;另一方面,贸易冲突加剧供应链担忧,欧美厂商安全库存增加,预计补库带动稀土涨价趋势将超预期。
事实上,稀土战略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台政策,强化稀土管理。2024年出台《稀土管理条例》,首次以行政法规形式明确开采、冶炼、进出口全链条管控,强调总量调控、企业准入和环保要求。
8月22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稀土新规出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三部委联合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
新规明确,稀土生产企业应当在总量控制指标范围内从事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稀土生产企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确定。除依据前款确定的企业外,其他组织、个人不得从事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稀土生产企业对本企业总量控制指标执行情况负责。
受系列政策利好影响,除北方稀土外,今年上半年,有研新材、金力永磁、宁波韵升、五矿发展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100%,盛和资源、中国稀土、中科三环、广晟有色实现扭亏为盈。在业绩反转预期下,稀土板块年内大幅走高,有4只稀土股年内股价翻倍,包括盛和资源、广晟有色、宁波韵升、北方稀土。
今年以来,稀土永磁板块受机构关注,有20只稀土股年内迎来机构调研。金力永磁、厦门钨业、中科三环、正海磁材参与调研的机构均超过200家。
Wind数据显示,8月18日以来,万得稀土概念指数大涨19%。分析人士认为,稀土行业长期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应用场景需求增长,资源稀缺性进一步凸显,价格中枢有望上移,板块投资价值值得重视。展望未来,中信建投表示,下游补库预期下,稀土价格易涨难跌,参考过往出口管制金属走势,海外高价往往带动国内价格上涨,企业利润增厚,板块迎来估值加利润双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