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1小时前
“十四五”以来,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为民生改善提供了基础支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十四五”规划临近收官,我国坚持就业优先,不断加强政策支持、培训赋能、服务助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让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8月17日新华网)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就业,一头连着经济脉动,一头连着万家灯火,是最基本的民生。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推动形成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抓民生也是抓发展,加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夯实民生之基,既增加居民收入、提振居民信心,也持续释放需求潜力,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高质量充分就业与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筑牢就业“压舱石”。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就业政策密集出台、持续发力,政策“组合拳”不断释放岗位红利。制定加力岗位挖潜扩容、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实施方案,细化岗位开发任务;加大金融助企稳岗扩岗力度,将小微企业最高授信额度提高至5000万元,对个人最高授信额度1000万元;扩大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范围;延续实施国企增人增资政策期限至2026年底……以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通过政策协同发力、精准施策、多措并举,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发展新就业形态,扩容就业“蓄水池”。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职工总数为4.02亿人左右,其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达到8400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1%。“向新”“向智”进阶提速,释放岗位新需求;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助力实现终身学习、个性化发展、多样化成才……今年以来,围绕新质生产力、消费新热点、重大工程等重点行业领域,国家加快就业岗位挖潜扩容,启动“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着力提升就业质量。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发展,创造了大量新就业形态岗位,有效拓宽就业新空间,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精准帮扶优化服务,守护就业“基本盘”。民生稳,则人心安,民生“暖色”折射高质量发展成色。江苏镇江采取校企合作、订单式、定向式培训等方式,提高培训后就业率;四川泸州优化完善技能人才“全链条”培育体系,加快技能就业兴产富民;福建厦门聚焦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新业态需求,动态调整劳动力开发方向……完善就业支持政策,暖心就业服务为更多人群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就业质量;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推进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精准帮扶重点群体,等等,系列举措有力助推就业扩容提质,厚植高质量发展民生底色,增进人民幸福感。(高谭)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