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视听08-16 19:00
故事讲述人:穆合塔尔·买赛地
和田地区林业和草原局林检中心负责人
我是穆合塔尔·买赛地,出生在和田于田县希吾勒乡,从小听爷爷讲故事长大。爷爷是新疆第一代大学生,把一辈子都献给了家乡教育,乡亲们都敬重他。那时候村里常停电,一到晚上,方圆几十里的乡亲就带着孩子,聚到爷爷家院子前的大树下。爷爷就给大家讲故事,有好玩的趣事,有实用的知识,还有百听不厌的中国共产党奋斗史。他讲新中国怎么让大家告别苦日子,也讲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责任。我每次都兴致勃勃地挤在人群里,听得可入迷了。爷爷用简单的话、生动的故事,不仅让我知道了很多了不起的事儿,还教会我做人的道理。那些关于共产党员的故事,伴着我长大,在我心里种下了对党和祖国热爱、感恩的种子。爷爷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去北京天安门广场,瞻仰毛主席纪念堂,感谢共产党的恩情。2004年他病重的时候,拉着我的手叮嘱:“孩子,咱祖祖辈辈都要感恩共产党,你一定要努力成为爱国爱党、传递正能量的人,代代相传,替我完成去北京的心愿。” 这成了爷爷最后的遗言。
带着爷爷的期望,我学习更努力了。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我考上了北京林业大学。当我站在天安门广场,在毛主席纪念堂前献花的那一刻,眼泪止不住地流,我终于替爷爷完成了心愿!在北京上学的时候,我深深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我母亲身体不好,家里经济困难,正为学费发愁呢,学校老师跟我说:“孩子,只要你好好读书,党就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学校开通绿色通道,帮我解决了学费问题,让我能安心学习。
2011年毕业后,我选择回到家乡和田,在林草局工作,投身防沙治沙。看着亲手栽下的树苗在风沙里长大,心里特别自豪。小时候沙尘暴一来,天昏地暗。刚工作那阵,在沙漠边种树,苗子栽下去,一场风就可能吹得只剩个坑。但这些年不一样了,我们用滴灌技术,种植耐旱的沙生植物,还有科学的栽种方法,让沙子听话多了。去年11月28日,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完成“合龙”,我特别激动。以后风沙再想往前闯,就得先过这道“墙”。
现在乡亲们的庄稼不怕沙埋了,大枣核桃结得瓷实,通过网络卖到全国各地。柏油路通到了村头,晚上路灯亮得跟星星似的,小时候黑灯瞎火的日子,早成了老黄历。
2017年,我和爱人在和田人民广场拍下了第一张全家福——从那年起 ,每年国庆前,全家都会穿上印着“我爱你中国”的红衣裳来这里合影。
看着照片里娃娃们渐渐长高,广场周边的楼房越建的越多,马路越来越宽,就知道这些年坚持合影很值得。它记录着孩子们的成长,记录着爷爷的期盼,更记录了咱新疆一天天变好的样子。
治沙治的是家园,合影合的是初心。踏实过日子,这就是咱新疆人最实在的幸福。
新疆广播电视台/丝路视听 投稿人:穆合塔尔·买赛地
一审:余飞
二审:裴翀
三审:徐浩宇
编辑:陈奕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