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新闻客户端23小时前
近日,基孔肯雅病毒“热播”,白纹伊蚊(花蚊子)是主要传播媒介。有专家团队采取“以蚊治蚊”方法,在佛山对无法清除蚊虫的孳生地按比例释放“好蚊子”,以捕食伊蚊幼虫,为阻断蚊媒传染病传播筑起科技防线。
这个“新奇”的做法引发大量关注,网友们在#防控基孔肯雅热中大蚊子工厂出手了##佛山释放不咬人蚊子捕食咬人蚊子#等话题下进行热烈讨论。
问题:“好蚊子”什么来头?还有别的生物灭蚊手段吗?
AI答:
此次广东佛山疫情主要是由白纹伊蚊(花蚊子)传播,只有雌蚊才吸血,雌蚊体型中等,黑色,典型特征是中胸背部有一白色纵条,足的跗节有基白环,腹部有基白带,因此整体呈黑白相间。
新闻中提到的“好蚊子”叫做华丽巨蚊,体型比较大,身体呈紫红色,是白纹伊蚊的天敌。
幼虫期的华丽巨蚊偏好在小型容器中孳生,如花盆托盘、水桶、树洞、竹筒等人造或自然容器,与白纹伊蚊幼虫高度重合。而1只华丽巨蚊幼虫三周内可以吃掉80-100只白纹伊蚊幼虫,防制效果和效率颇佳。华丽巨蚊的雌雄成虫均不吸血,主要以花蜜和植物汁液为食,对人畜不构成危害,是货真价实的“好蚊子”。
生物防制蚊虫的案例有很多,比如:
1. 早在2010年,有研究团队给伊蚊注射了一种改良内共生细菌——沃尔巴克氏体,成功阻断了伊蚊传播登革热病毒的能力;
2. 释放经辐照的“绝育雄蚊”到野外,与野生雌蚊交配,使其产下的后代无法发育,从而有效降低白纹伊蚊的密度;
3. “灭蚊鱼”鱼苗以蚊卵和蚊子幼虫为食,有助于消灭水体中的蚊卵和蚊子幼虫。资料显示,全世界可以吞食蚊子幼虫的“灭蚊鱼”不下100种。
部分文字及图片由AI生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统筹 晏海艳
编辑 王帅
实习生 陆森洋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