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观察客户端17小时前
7月30日7时24分,堪察加东岸远海海域发生8.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0千米。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发布海啸黄色警报。
根据最新监测分析结果,此次地震已经引发海啸,预计对我国上海、舟山南、台北东、屏东西、屏东东、台东南、台东北、花莲和宜兰沿岸造成灾害性影响。目前震源附近的海啸浮标已经监测到90cm的海啸波,日本,俄罗斯沿岸分别观测到30到50cm的海啸波。预计海啸于13:30到达台湾沿岸,于17点到20点先后到达浙江、上海沿海海域。对台湾东部、浙江北部、上海预测最大波幅分别为60cm、40cm和30cm。
目前,台风“竹节草”正在浙江省境内移动,预计将在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区引发100厘米左右的风暴增水。海啸与台风双重灾害影响,沿海地区务必高度警惕,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那么,什么是海啸呢?海啸是由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发、海岸山体和海底滑坡等产生的特大海洋长波,在大洋中具有超大波长,但在岸边浅水区时,波高陡涨、骤然形成水墙,来势凶猛,严重时高达20至30米以上。大部分海啸都产生于深海地震,当深海发生地震时,海底的部分会出现猛烈的上升或下沉,导致其上方水体发生巨大的扰动,海啸波就此产生。
地震发生几分钟后,海啸波会分成两个方向,一个向远海传播,一个向近岸传播,向近岸传播的海啸波在传播过程中,速度减慢,波长变小,振幅变大,海啸到达岸边的时候,水墙就会以摧枯拉朽之势冲上陆地,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
此次地震发生在太平洋板块与北美板块边界附近,属于典型的浅层逆断层构造运动。该震中区域历来是中强至大震的频发地带。本次震中位于1952年堪察加半岛9.0级大地震震中东南方向45公里处,该历史地震曾引发了破坏性的环太平洋海啸。
历史地震资料显示,过去100年间在震源附近500千米范围内,曾发生过22次7.0级以上地震事件,最大的是1952年11月4日发生的9.0级地震。全球历史海啸灾害数据库显示,历史上该区域曾发生过33次海啸事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52年的9.0级地震引发的海啸灾害,在环太平洋区域造成约10000人死亡,最大海啸爬高18.4米。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