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人员进入浮选槽内清理底部沉积泥沙。 网络图
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下属选矿厂溺亡,引发关注。
7月25日,南都N视频记者获悉,为尽快查明原因、明确事故性质、提出整改措施,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成立事故调查组,对这起事故提级调查。目前调查组已进驻事故现场,开展相关工作。
事发后,北京大学、辽宁大学等多所高校发出暑期实践安全提醒,要求遵守实践单位安全规定,按要求佩戴防护装备;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做好相应防护工作,确保安全。
事发时5块格栅板坠落
25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事故厂区,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进入事故车间。记者在事故车间看到,发生事故的一号浮选槽及其周边被警戒带阻隔。企业工作人员为媒体开放了车间内的其他部分区域,并将其中一个浮选槽清空以展示内部结构,同时对另一个浮选槽注入清水,模拟其工作状态。
记者在现场看到,格栅板宽1米左右,长度应该是在1米5左右,每一块格栅板中间会有一根横梁,两边都会搭在两侧的横梁上。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格栅板采用着点焊方式焊在横梁上面,底下就是浮选机。当时一共有5块这样的格栅板发生坠落,被救下来的老师当时抓住了浮选机的边缘,最后被工作人员救下。
记者在现场发现,承担格栅板的横梁比较窄,相邻的两块格栅板共用一根横梁,因此格栅板的两端仅有约1个手指宽的幅度搭在横梁上。企业分管安全、环保及职业健康的副总经理赵春波介绍,这些格栅板每平方米承重约500公斤。
学校要求提前充分考察实习场所
南都N视频记者注意到,东北大学曾就本科生校外实习管理发布多份文件,规定学院(部)需与实习合作单位制定并签订“实习安全协议书”、召开实习安全会议等。
据《东北大学本科生实习安全管理办法》规定,学院(部)在学生实习前,应在实习单位指导下,认真充分考察实习场所、生活环境,确保实习单位是遵守法律法规、管理严格、经营规范、生产技术先进、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的企事业单位;学生的实习内容和时间需严格按实习计划执行,并符合相关安全要求;学院还需组织办理人身保险,与实习合作单位签订实习协议,制定并签订“实习安全协议书”及“学生实习安全承诺书”,召开实习安全会议,宣讲安全规定,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同时,该《办法》明确,需要进入施工现场时,事先应请现场有关人员做安全报告。在指导教师职责方面,该《办法》规定,发生重大事故,指导教师应及时向学院实习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及时通知家长,并将事故发生过程以书面形式汇报。
医生:“坠入超4分钟救治无望”
“一旦人体掉入浮选槽,将面临溺水风险、化学伤害和机械伤害等情况。”7月24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俊告诉南都记者,槽内矿浆深度通常达数米,且密度大于水、黏稠如“泥石流”,人掉入后极易下沉,一般难以通过常规游泳方式自救。
矿浆中如含煤油、硫化钠等有毒腐蚀性药剂,会灼伤呼吸道、皮肤,引发人体中毒、肺水肿,使人失去活动能力。除此之外,浮选槽中矿浆浑浊,能见度低,一定程度上会让救援人员难以快速定位坠入者,从而延误救援时机。
“从医学角度来说,掉入浮选槽,口鼻不可避免会吸入矿浆,这里面含有的化学物质会灼伤气道,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一旦救上坠入者,需要立刻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进行救治,如果超过黄金4分钟,脑死亡风险骤增。”刘俊坦言,一旦掉入浮选槽,如果施救超过4分钟,基本没有救治的希望。
追忆
好友眼中的溺亡学生:
他活泼孝顺,曾说专业挺好的
“他是村里第一个985高校大学生。”7月24日,东北大学遇难学生小刘的好友林芳(化名)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他家里经济状况一般,大学申请了贷款,还有个弟弟马上读高三,每逢寒暑假小刘都会去当家教补贴家里。“他也很活泼幽默,经常开玩笑让朋友介绍对象。”
“他不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是第一个985高校大学生。”林芳(化名)告诉南都记者,网上的消息有些偏差。小刘出生在重庆市巫溪县一个村子,家里经济状况一般,“之前妈妈在县城租房子带他上高中”。
“农村要干农活,他从小学到高中,只要是寒暑假,都会回家帮外公外婆干农活、做饭。”林芳回忆,好友平时也玩游戏,但从小成绩就很好,“小学是班上第一,初中也在很好的班,后来在重点高中就读,直到考上东北大学”。
林芳说,好友的弟弟马上读高三,家里经济压力大,“他上大学申请了贷款,每逢寒暑假都会去当家教补贴家里”。她向南都记者出示了今年1月和小刘的聊天记录,他的头像是周星驰年轻时的侧脸。林芳问他“你怎么还不回来”,小刘回复“在外面搞家教,不然早回来了”。林芳透露,“他外婆还夸他,现在不用给生活费了。”
在林芳的印象中,小刘1.8米左右的个子,身材偏瘦,活泼幽默,还没有女友的他,经常开玩笑让朋友给他介绍对象,“每次过年回家,都会让我们给他介绍女朋友”。
好友溺亡的消息传来时,林芳不敢相信,“很突然!”据其所知,小刘的妈妈和弟弟、村干部已经一同前往内蒙古处理后续事宜。林芳告诉南都记者,两人的共同好友得知此事后,彻夜难眠,对方告诉林芳,“他可以保研的,还跟我说,他觉得(矿物加工工程)这个专业挺好的。”
林芳记得,最近一次和小刘见面时,孝顺的他帮外公把礼钱簿做成电子文档,“外公找人名时就不用一页一页翻纸了”。
一溺亡学生来自联培“黄金班”
7月25日,南都N视频记者注意到,2024年9月,在中国黄金-东北大学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班暨东北大学黄金学院“黄金班”开班式上,遇难者小刘曾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表示感谢中国黄金集团和东北大学的联合培养。
据东北大学发布的消息,2024年9月10日,中国黄金-东北大学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班暨东北大学黄金学院“黄金班”开班式召开。小刘与另外两人分别作为学生代表交流发言,表示“感谢中国黄金集团和东北大学的联合培养,未来将继续弘扬东北大学校训精神,为国家黄金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校友发声
溺亡事故极其罕见 浮选槽业内十分通用
7月24日深夜,一名毕业于东北大学的业内人士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在行业内,很多有色金属的选矿方法都是以浮选法为核心,基本上都使用浮选机。从山里开采出的矿石经过破碎研磨,变成较小的颗粒后,被送入浮选机中搅拌,在此过程中使用起泡剂、捕收剂等药剂,将金属从矿石里分离出来。而涉事企业的铜钼矿浮选设备,相对而言更大型,浮选槽也特别大。其上方的格栅板是一块一块拼合的,这样更便于日常检修。
对于格栅板载荷后断裂、站在上面的人直接坠入矿浆的情形,上述业内人士直言难以想象,“我们内部讨论,都觉得这种事情极其罕见,以前从来没听说过”,甚至觉得“应该不太可能发生”。作为东北大学的毕业生,其回忆说,在校期间每年都去实习,但普通的实习不会太靠近浮选机,如果是简单的参观,可能还会走专门的参观走廊。
而在企业的日常生产中,浮选机启动之后并不需要人工介入,就可以自行运转,“正常来讲,人很少会专门走到那里面,除非是加药剂,或者取样时,才会站在格栅板上操作”。对于人员近距离接触设备时如何安全生产,业内也有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比如必须佩戴安全帽,哪些区域不能站人,哪些区域承重多少,应该与哪些区域保持一定距离……正常来讲都有标识。这些格栅板肯定也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更换”。
据其分析,或许也是因为人员坠入矿浆的事故极其罕见,令涉事企业在日常管理时产生了疏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设备很大,在检修过程中忽略了一些细节,或者没有特别注意把格栅板焊紧。”此次事故,令很多从业者感到惊讶和痛心,也必将为安全生产管理敲响警钟。
采写:南都记者 杨婷 侯婧婧 韦娟明 林诗妍 实习生 王新瑞
综合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