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13小时前
今天是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首个公众开放日,在链博会现场人形机器人的亮相吸引了不少观众体验。现场都发现了哪些新科技,跟随记者一起去看。
总台央视记者 田琪永:我现在是在链博会的数字科技链展区。在湖北省的展台,来了20多家人形机器人企业,现场的人形机器人就有将近20个,正在上演着“机器人总动员”,接下来就带大家来感受一下。
都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但对于机器人而言,“拿捏”一块豆腐是轻而易举。这个动作人做起来都非常困难,它是如何做到的呢?这个机器人的灵巧手上,手掌和指尖都装有柔性电子皮肤,通过压力感知系统,可以实时传回它的大脑,轻松帮助灵巧手判断该用大多的力度拿起这块豆腐。未来,想让机器人去拿个果冻、泡个茶,也是非常轻松,能实现的。
链博会不仅展出产品,也会展出应用场景,比如我身边就是模拟工业场景,通过复合机器人的协同作业,可以轻松完成物料搬运,可以为工厂实现无人化作业提供解决方案,目前这样的机器人已经应用到锂电池产业等的一些黑灯工厂里。
工作人员介绍说,机器人的大脑其实有三种方案,一个是语音交互,一个是视觉识别,还有一种就是我们的运动捕捉。
这家企业展出的是一套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板块的运动神经中枢系统,通过工作人员穿戴的这一套具身智能运动设备,就可以对人形机器人的动作进行训练,让它的动作更加流畅自然,可以看到动作是几乎同步的,在这其中要攻克的难点是什么?就是精准度,一个是它的动作准确度,还有一个是它的减少延迟的实时性,这两个精度分别是做到了千分之一的精度以及3毫秒的延迟。
这样的技术应用的场景很丰富,未来,它们可以陪你下棋、聊天,还可以陪你打太极、跳广场舞等等。
今年湖北的展台面积是300平方米,在这里,从石英晶体元器件,到人形机器人的各种应用场景,整个人形机器人的完整产业链都在这里得到展出。
在链博会的展馆逛馆,经常能看到“左右手就是上下游”,湖北展台和对面的浙江展台,就有多项合作,比如湖北一家企业的导航系统就用在宇树机器人的大脑里。
今年浙江展团也采取组团参展的形式,打造数智化主题专区,带来了13家人工智能产业链企业来参展。
不仅如此,湖北、浙江、上海、北京的机器人产业联盟和创新中心还签署了一个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将在技术协同、人才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
不仅是区域联动,整个数字科技链展区,既有全球知名企业,也有初创企业,既有零部件加工环节的创新,也有智能算法阶段的迭代,全球数字科技产业链的密切协同在这里直观显现,实现共赢,也为我们描绘出更加可感可及的智能新未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朱继华 田琪永 张京 神浩 张昊)
编辑:杜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