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台零距离9小时前
不与繁花竞娇妍
独拥万亩田畴之葱茏绿意
奇台县执绿色之笔
勾勒乡村振兴诗意长卷
那抹跃动的青翠
既是希望的颜色
亦是丰收的底色
在这里
澎湃绿能
助乡村振兴乐章轻扬
农业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盛夏的奇台,麦浪翻涌成一片金色海洋。无人机的嗡鸣惊醒了田野的晨露,将大地的脉搏传回“农业大脑”。老农蹲在田埂上,指尖在手机屏轻轻一划,田间的数据便在云端流转,墒情、肥力、长势,尽在方寸之间。而在麦子之乡的明净车间里,十六道工序将天山雪水揉进面团,把大漠阳光擀成面皮。那些曾在农家院里飘香的手工技艺,如今乘着现代化的翅膀,把一碗地道的奇台拌面,送到千里之外的餐桌上。从麦穗到面条,这条绿色产业链串起的,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一方水土生生不息的脉动。
自带“绿色”的万亩旱田。
破茧:一场农业的绿色觉醒
奇台坐拥235万亩广袤可耕地,是全国知名的粮食生产百强县。小麦与玉米的丰收硕果,铸就其响当当的“金色招牌”。当传统农业遭遇发展瓶颈,“粮食状元”率先觉醒,奇台县果断提出:“绿色、可持续,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一场以“绿色有机”为核心的农业革命,悄然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从顶层设计的《奇台县种植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到落地的三级监管网格,奇台县用制度创新为绿色转型保驾护航,让“金色粮仓”披上“绿色新装”,向着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典范的目标稳步前行。
地院合作模式建成的固定观测站。
筑基:让土地“聪明”起来
步入奇台田野,水渠如织,道路通达,尽显现代农业之美。走进奇台农田,会“思考”的田野更令人惊叹:滴灌系统像毛细血管般精准供水、智能农机在北斗导航下有序作业。这里的小麦会“算账”——7.77亿元打造的57.35万亩高标准农田,不仅节水3200万立方米,还让农业综合机械化率飙升至99.26%。小麦、玉米更是实现全程机械化耕种收,为农业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在种地就像操作智能手机一样简单!”奇台县乔仁乡副乡长喻呈钊笑着说,农民们通过手机APP上的农田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土壤墒情,巡查作物长势,真正实现了“指尖种田”。
小麦攻关科学实验田。
守护:给大地“减负”行动
奇台县的生态账本很特别:建成14个化肥农药减量核心示范区,推动全县化肥利用率达43%,同时实现秸秆利用率98.05%、残膜回87.35%、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86.66%......这些数字背后,是“减肥增效”的科技套餐,是“变废为宝”的循环经济,写满了创新与实效。西北湾镇柳树河子村种粮大户冯汝刚说:“地膜回收能换钱,秸秆加工成饲料,连粪污都成了香饽饽!”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奇台县在守护大地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让土地得以休养生息,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成的高标准农田。
智变:田野里的“最强大脑”
18个科研平台、13家院所专家、10万亩智慧农田......奇台县把实验室搬到了田间地头。农民们亲切地称农科专家为“田教授”,在他们的指导下,通过实施科技项目、选育优质新品种,奇台县农业科技水平显著提升,小麦最高亩产突破800公斤大关。“以前靠天吃饭,现在靠数据种田!”半截沟镇腰站子村村民高琦指着田间的传感器说。当“绿色”遇上“智慧”,传统农业的边界被彻底打破。奇台的故事告诉我们:最酷的田园,不在诗意想象中,而在科技与生态碰撞的火花里。
无人机“一喷三防”作业。
蝶变:从“卖产品”到“卖品牌”
“奇台面粉”有了新故事——包装上的二维码,扫码即可追溯小麦从种植到加工的“绿色足迹”。新粮华麦、金都面粉等8家粉条加工企业,研发出牛肉面粉、打馕粉、饺子粉、拉条子粉等系列专用粉。根据疆内外客户需求,设计了不同规格的包装,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奇台面粉”这张金名片越擦越亮,90个绿色食品、14个有机食品构筑起强大的品牌矩阵。依托优质小麦原料,“腰站子”品牌绿色、有机面粉和手工有机挂面成了“名牌货”,新疆丰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强自豪地说:“我们的面粉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现在带着‘身份证’走四方!”更妙的是,农田变景区、农房变民宿,江布拉克景区带动农旅融合,让“风景”催生“钱景”。
腰站子有机挂面生产车间。
共生:全民都是“绿骑士”
“科技之冬”培训、“新农人”培养计划,奇台县让绿色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的农民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用科技与自然对话,用智慧与土地共舞。东湾镇中渠村赵大姐的转变很典型:“以前觉得环保是负担,现在明白这就是‘绿色银行’!”越来越多的农民带着手机下地,成为新时代的“数字农人”,共同守护着这片绿色的家园。
现代化机械进行收割作业。
致远:绿色没有终点站
“我们要让每寸土地都呼吸绿色的空气,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奇台经验’。”奇台县委副书记、县长方俊申的话掷地有声,道出奇台人的共识,也倾诉着农业发展的无限可能。
因地制宜建成的高标准农田。
不争花色争碧色,万亩田畴“绿”满仓。站在“绿色3.0”的新起点,奇台县正以“生态优先”为墨,续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篇章。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每一株麦穗都在讲述着绿色传奇,这,或许就是未来农业该有的模样。(靳春燕 苗立)
编辑:阿衣去来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