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15小时前
随着暑期演出市场持续升温,热门演唱会门票“开票即售罄”现象屡见不鲜。为了能到现场近距离一睹偶像的风采,歌迷们在购票抢票上可谓是花足了心思,未抢到门票的歌迷开始纷纷找各种平台“四处淘票”,却给骗子们留了可乘之机,利用“代抢票”“内部录入票”等话术设下重重陷阱。
近日,微博话题“净网2025代抢录入小心票圈陷阱”“演唱会门票代抢录入小心陷阱”冲上热搜,揭示了票务诈骗的新花样。诈骗分子常常冒充官方票务人员,以官方平台申请为幌子,宣称自己有官方“录入票”或者“内部溢价票”,诱导受害人在虚假邀请函链接上购票,随后制造出票错误假象,让受害人在屏幕共享下进行“退款”操作,借此窥探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或是借口需要转移资金到第三方才能解除冻结,进而实施诈骗。
目前,国内演唱会门票销售主要由大麦网、猫眼演出、票星球等官方授权平台主导。这些平台实行“强实名+不可转赠+人脸比对”的机制售票,理论上堵住了“黄牛”倒卖空间的路,却也因此催生了许多骗子冒充平台客服进行“代抢录入”,声称可“技术绕过”实名系统,诱骗用户交出全套个人信息的诈骗行为。而在第三方平台,如淘宝、闲鱼上的“代拍演唱会门票”链接暗藏风险,非官方渠道仍然存在极高诈骗风险。
6月18日,公安部刑侦局、国家反诈中心发布《2025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将“虚假购物服务——代拍演唱会门票”列为电信网络诈骗高发类型之一。《手册》提醒:安全购票的唯一路径是官方渠道,大家需警惕“代抢费”“定金”“录入费”等话术,不点不明链接,不扫可疑二维码,对“内部名额”“系统漏洞”保持清醒。
演唱会市场的繁荣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但只有在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才能持续激发消费热情,推动演出经济乃至整个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那张承载欢乐的门票背后,需要平台风控、监管重拳与全民警觉共同织就一张密不透风的安全网。
文 林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