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生 徐子轩 本报记者 杨频萍
今年南通中考招生中,考生小徐考出732分的优异成绩,这一分数远超当地599分的普高录取分数线。小徐本可以填报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却选择了南通中等专业学校。
一所是南通重点高中,一所是专科学校。“这孩子是不是填错志愿了?”小徐的这一选择让不少家长直呼“看不懂”,在家长群引发热烈讨论。面对采访请求,小徐妈妈通过校方婉拒,仅表示“尊重孩子的职业规划”。
小徐主动选择的,是南通中专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德合作项目。校方透露,针对这类优质生源,学校高度重视,入学后将为其颁发“成功教育”新生特别奖学金,配备专属导师团,目标直指考取德国不莱梅手工业协会技工证书并升入德国双元制本科大学,为学生铺设一条融合工匠精神、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成长快车道。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的南通中考志愿填报中,带着能上普高考分去填报中专的学生不止一例。“今年我校有9个专业的最高分在600分以上,有15名考生超过普高分数线选择报考我校五年制大专或‘3+3’中高职衔接培养专业。”南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就业处主任张兵介绍,今年学校的招生趋势总体向好,在中考难度增大、全市均分有所下滑的情况下,该校生源均分较去年仍提高约15分,生源质量有了更大提升。
为何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选择职校?该校校长万军认为,“职教高考”“普职融通”等政策的密集落地,打破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该校2025年五年制高职的90多名学生通过转本考试或技能大赛保送等途径获得进一步深造机会,其中51人被本科院校录取。
作为长三角制造业重镇,南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有力促成这一转变。万军表示,作为以五年制高职为主体的职业院校,学校服务地方产业,以就业为导向,毕业生在制造装备、智能制造等领域就业优势尤为突出。学校通过学徒制人才培养等模式,“入学即入职、毕业即成才”的培养模式,使职业教育成为就业市场的“硬通货”,也成为打动学生家长的“硬法宝”。
这一现象也打破人们对于“高分=重点高中”的惯性认知。高分考生主动选择职业教育,是否意味着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
省教科院职教研究所所长陈向阳表示,高分考生选择职业教育路径的个案可能存在特殊原因,不宜简单归因或过度解读。但作为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类型教育,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正呈现多元化趋势。“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顺畅衔接、拓宽职教学生的升学通道,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大。”
我省较早构建起多种类型的现代职教体系贯通培养项目,包括5年一贯制、“3+3”、“3+4”、“5+2”等多种模式。其中,“3+4”(3年中职+4年本科)和定向师范生“5+2”(5年高职+2年本科)模式最受青睐。此外,高职起点的“3+2”“4+0”模式也为学生提供了升入应用型本科和职业本科的通道。
对于选择普通中职、高职的学生而言,职教高考是升入本科院校的重要途径。以南通地区为例,不少职业学校的职教高考本科升学率表现突出,这也是当地职业教育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贯通培养项目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升学路径,这种确定性对部分家长和考生具有独特吸引力。”陈向阳建议,从政策层面进一步规范贯通培养标准,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真正打通职业教育的发展通道,让更多学生在这条路上走出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