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视听
更多品质内容,尽在丝路视听
人民日报客户端新疆频道06-17 19:26
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年来,新疆锚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深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依托自然资源与生态优势,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现代林场建设成果斐然。
目前,全疆103个国有林场总经营面积达 2.6亿亩,占新疆国土面积10.4%,林地面积占全疆林地总面积79.8%,生态公益林占比高达99.9%,筑牢了西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
巩固改革成效,多管齐下。完善89个国有林场公益林管护机制,建成955个管护所站;以林长制为抓手,严格落实天然林禁伐与公益林管制制度,严厉打击涉林违法行为。如今,103个国有林场森林面积达9500万亩,森林覆盖率、蓄积量持续攀升,实现20年重大林业灾害“零发生”。同时,“十四五” 以来,新建林区道路超1000公里、森林防火隔离带1600余公里,建成5G基站2500多座,重点林区通讯覆盖率提升至58%,并投入1.08亿元助力欠发达林场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坚持 “生态优先 绿色转型”,创新发展模式。自2023年起,4个国有林场完成1.38万亩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总结出2种特色经营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今年新增9个经营单位,推动森林资源提质升级。天山西部国有林管理局巩留分局作为全国首批森林碳汇试点,获179万元资金支持,预计年增碳汇量50万吨。
生态惠民成果显著,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林场开发,推动特色经济林、生态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阿勒泰市克兰河峡谷等多个林场入选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乌苏林场佛山国家森林公园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带动周边农牧民年均增收2万元。各地探索“林场 + 合作社 + 林农”等模式,巴州、阿克苏地区特色经济林年收益达1900余万元,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共赢。(人民日报记者 胡仁巴)
编辑:杜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