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一网9小时前
在美留学生签证被撤销案又有重要进展。
据《财经》最新消息,联邦法院已暂时叫停了政府对国际学生身份的撤销动作。据南都记者综合多家外媒信源可见,美国时间5月22日,美国联邦法官发布了一份针对全美的初始禁止令(Preliminary Injunction),在禁止令生效期间,所有美国境内受影响的留学生都将得到保护。
这份禁令被坊间视作对特朗普政府在同日撤销哈佛大学国际招生资格的回应。22日稍早时间,哈佛大学学生与交流访问学者项目(SEVP)认证被美联邦政府撤销,此举意味着哈佛大学将无法再招收国际学生,现有的外国学生必须转学,否则将失去合法身份。
而最新禁止令中,法官认为,美国国土安全部(DHS)和移民海关执行局(ICE)此前大批撤销签证的行为没有给予留学生足够的解释和申辩机会,涉嫌违反美国的《行政程序法》,对留学生的身份、学习和在美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学生占哈佛大学国际学生的20%,在今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在回应中方对此立场时表示,将坚定维护海外中国学生和学者的正当合法权益。同时指出,中方一贯反对将教育合作政治化,美方有关做法只会损害美国的形象和国际信誉。
特朗普对哈佛下狠手: “现有外国学生必须转学” 专家分析撤销大概率会被司法驳回或延迟
哈佛大学招生数据显示,2024至2025学年该校有6793名国际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7.2%,相比2006年的19.6%有显著增长。其中,许多人持有F-1或J-1签证。根据新政,他们必须在数周内完成转学,否则将面临签证失效甚至遣返的命运。对于研究生和博士生而言,哈佛独特的研究资源难以替代,项目中断、签证危机将重创他们的学术生涯。
据美联社报道,该校2025届毕业生将于下周毕业,获得学位的学生可以正常毕业,未获得学位的学生需转学,否则将失去在美国合法居留的许可。更为致命的是,2025至2026学年即将来临,数千名收到哈佛录取通知的国际生如今面临无法入境、签证作废的窘境。这对哈佛而言,不仅是生源流失、盈利受损,更是一场全球声誉的危机。
特朗普政府的这一决定是在美国政府冻结数十亿美元联邦资金后,对哈佛大学造成的最新重大打击。这标志着特朗普政府与美国精英高校的对立进一步升级,冲突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美国国土安全部长诺姆(Noem)称,这也是特朗普政府对其他大学的警告。
对此,哈佛大学的回应是坚定的,不妥协、不退让,并直言国土安全部阻止其招收国际学生的举动“违法”,表示将全力维持招收来自140多个国家的国际学生和学者的能力。
而国土安全部长诺姆则发出最后通牒,称如果哈佛大学想重新招收国际学生,必须在 72 小时内提供其所掌握的、过去五年来该校外国学生涉嫌“非法”活动的一系列信息。
美国政府针对哈佛大学的惩罚性措施,来自联邦反犹太主义工作组。根据该工作组的说法,在全美范围内的亲巴勒斯坦抗议浪潮中,哈佛大学未能保护犹太学生免受骚扰和暴力侵害。美国政府还准备以哈佛大学为例,警告其他高校,若不合作将受到类似惩罚。
“当大学失去挑选全球最聪明头脑的权利时,美国失去的是未来。”哈佛前校长劳伦斯·萨默斯的警告,似乎道破了这场“封杀”的结局。与此同时,多位学者和律师也公开表示,特朗普政府的这项措施大概率会被司法系统驳回或延后实施。
而对于普通留学生而言,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审视局势:当政策不确定性成为常态,多元化的教育规划已是必要选择。
一位哈佛毕业的热门博主@哈佛俊一哥在社交媒体上发贴称,“我身边在读朋友都在紧急沟通。”据他介绍,哈佛国际办公室(HIO)已经启动大量Zoom咨询,昨晚的排队人数超过100人,“大家都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同时,在这种极端情境下,很多学生开始咨询转学可能。但事实上,在美国转学并非轻松选项,涉及专业对接、学分重评、签证转移等多个环节,尤其国际学生身份的连续性要求极高——一旦断裂,可能导致不得不离境。
美多所高校遭特朗普政权打压
哈佛选择“硬刚”
南都记者观察到,近段时间以来,美联邦政府以冻结联邦经费为要挟,已要求多所高校“整改”。以“反犹主义”指控为棍棒,特朗普政府威胁近来已宣布调查数十所大学,并停止向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西北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等高校拨款。
以哥大为例,美国政府于今年3月撤销了对哥伦比亚大学4亿美元的联邦拨款;校方几周后作出妥协,同意按照政府要求推行一些改革,包括彻底改革学生纪律处分程序、使用“反犹主义”的新定义,以及将中东研究项目置于副教务长的监督之下。
在哥伦比亚大学宣布改革措施后,美国教育部长麦克马洪评论说,该校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但拒绝透露何时或会否恢复对该校的拨款。
与哥大不同,美国著名私立学府哈佛大学则选择“硬刚”。双方自3月底以来已多次正面交锋:
3月底,打击反犹主义联合工作组表示将审查拨给哈佛大学及其附属机构的约90亿美元联邦资金。
4月14日,哈佛拒绝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对其管理结构、招聘及招生政策进行大幅改革,关闭校园内与“多元化、公平与包容”政策相关项目的诸多要求;美国政府随即宣布冻结该校总额约22.6亿美元的联邦经费。
4月18日,特朗普政府表示,已要求哈佛大学提供过去十年来的外国资金及部分外国关系的记录。
4月21日,哈佛大学将美国政府告上法庭,指控政府试图以冻结联邦资金为手段操纵哈佛大学的学术决策。
5月5日,美国教育部部长琳达·麦克马洪表示,哈佛大学未能按照此前联邦政府提出的要求进行改革,联邦政府将不再对其提供新的资助。
5月13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在先前冻结的22亿多美元拨款的基础上,八个联邦机构还将再取消4.5亿美元拨款。哈佛大学则在当天晚些时候向法院提交新的诉讼要求。
此外,美国政府还威胁剥夺哈佛大学的免税地位,并对哈佛大学发起多项调查。
众所周知,哈佛大学是美国最古老、最富有的大学,据其官网数据显示,该校拥有532亿美元的巨额捐赠基金,可以弥补任何政府的资金削减;但哈佛校方也表示,对哈佛大学财务状况的审查显示,捐赠基金会同样正受到威胁。此前,为应对美政府暂停联邦资助,哈佛大学校长亚伦·加伯(Alan Garber)已对外表示,自愿减薪25%。
哈佛大学表示,大约80%的捐赠专门用于财政援助、奖学金、教职主席、学术项目或其他项目。剩下的20%用于未来几年维持该校运转。而据国际教育研究所一项统计数据显示,超过四分之三的国际学生主要通过家庭或工作支付学费,仅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从美国大学或学院获得资助。
哈佛校长亚伦·加伯在5月早些时候还曾公开表示,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该校事实上已做出了改变,包括一项打击反犹太主义的广泛战略。但他警告称,由于担心遭到报复,该校不会在“受法律保护的核心原则”上让步。他表示,没有证据能支持政府有关“国际学生比其他学生更容易受到干扰、暴力或其他不当行为”的指控。
编译/整理:南都记者吕虹 发自北京
编辑:程姝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