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客户端05-12 18:27
在祖国西北,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关第三党支部宛如坚韧的胡杨,深深扎根于边疆教育热土。该党支部由教务处、科研处、图文信息中心、招生就业办公室4个职能部门联合组建,自2022年2月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紧扣“七个有力”建设目标,构建起“标准化、品牌化、融合化、长效化”四化建设体系,创新打造“胡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模式,为边疆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了坚实力量。
深挖精神内核,强化政治引领
支部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融入政治建设。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当作首要政治任务,创新实行“周学、月谈、季讲、期考、年评”五位一体学习机制,推动政治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近三年来,党员年均集中学习时长超200小时,形成30余篇高质量理论成果,让胡杨精神成为党员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支撑,为党建与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完善制度体系,锻造先锋队伍
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支部构建了“选优配强、规范运行、精细管理”的全链条管理机制。在班子建设方面,选拔“双强型”人才组建支委队伍,通过系统培训与实践锻炼,支部班子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显著提升,连续三年党建述职评议考核获评优秀。在制度完善上,制定8项制度,严格规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三年累计开展党课30场、主题党日活动36次。在党员管理上,建立“发展-培养-关怀”全周期管理模式,发展3名优秀骨干入党,关怀帮扶4名困难党员,充分发挥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党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创新党建品牌,促进融合育人
立足边疆教育特色,支部以“胡杨党支部”品牌为核心,构建“一核六翼”党建业务融合发展格局,即“胡杨+支部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管理、科学研究、图文信息服务、招生就业”。通过“胡杨讲堂”“胡杨读书月”等系列品牌活动,将胡杨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专业建设中,打造“路桥碑塔”等课程思政特色品牌,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在科研管理领域,创新四级科研管理网络,出台七项激励制度,激发教师科研创新活力。以品牌建设为纽带,实现党建与教学、科研、管理等业务深度融合,形成良性循环,为边疆人才培养增添强劲动力。
聚焦师生需求,提升服务效能
始终坚持以师生为中心,支部深入调研育人痛点难点,创新服务载体与实践路径。搭建“一站式”网上办事大厅,整合30余项服务事项,实现“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邀请31位行业专家开展专题讲座,拓宽师生学术视野。围绕交通运输行业需求优化专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6%以上,留疆率稳定在90%,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服务师生、服务边疆发展的实际成效。
发挥示范作用,扩大辐射影响
借助“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契机,支部构建“总结提炼-宣传推广-长效巩固”的示范引领体系。通过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官方公众号等平台,展示“胡杨+”党建建设成果,累计接待疆内外单位参观交流500余人次,总结形成4个典型案例,并与10余家校外单位开展党建经验分享。将创建成果转化为长效机制,推动党建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发展。支部党建工作成效显著,连续三年获评学院优秀基层党组织,并高质量通过国家样板支部验收,成为边疆高校党建的标杆,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例。
站在新起点,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关第三党支部将继续以胡杨精神为指引,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持续深化党建业务融合创新,在边疆教育事业中砥砺前行,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马颖 谢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