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Plus客户端15小时前
总部位于深圳的内房股粤港湾控股(01396.HK)宣布,公司以债转股方式出清境外美元债的工作已获得重大进展。公司2025年5月7日午间发布公告称,已获得票据本金总额约98.33%的票据持有人的高票同意,同意征求已顺利完成。
最近,融创、佳兆业、龙光集团等龙头房企债务重组传出消息,“债转股”成为关键词。而粤港湾控股率先宣布同意征求高票完成,标志其是首家通过发行强制可转债的方式几乎全部出清境外美元债的内房股公司,也是近年来房地产行业顺利走出深重债务危机的境外第一股。98.33%的债转股高票通过率,也成为内房股化解美元债的新案例。
粤港湾控股公告部分截图
98.33%高票同意4.4亿美元债条款修改
粤港湾控股此前于2025年4月25日晚间公告称,公司拟对其2029年到期的约4.4亿美元债(约32亿人民币)发起条款修改的同意征求。
修改内容主要包括豁免有关债券利息及债券赎回。其中提及公司美元债券将以相当于本金55%的强制可转债来赎回,并针对支持修改方案的投资人支付0.15%的现金同意费及10%的额外强制可转债。强制可转债的期限为364天,转股价为5.5港币/股。
根据公司5月7日午间公告,以上同意征求已于2025年5月6日获得高票通过,其已获得票据本金总额约98.33%的票据持有人的高票同意,同意征求已顺利完成。
午间公告强调,自生效时间起及其后,不论该持有人是否已发出同意,各现有及未来票据持有人将受契约(经生效时间或之前修订及补充,包括第二补充契约)的条款和书面豁免的约束。
公司主动化债,获境外债权人支持
粤港湾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罗介平在公告中表示,本公司谨此衷心感谢票据持有人过往多次对公司的支持,也再次感谢票据持有人在本次同意征求中给予本公司的大力支持和信任,让本公司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同意征求的成功结果。
罗介平介绍,本次同意征求是本集团积极主动转化境外美元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意征求成功完成后,本公司将能够通过强制可换股债券赎回其绝大部分境外债务。此举将显著优化本集团的资产负债结构,有效改善经营现金流状况,降债减负,轻装上阵,为谋求转型升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而本次同意征求高达98.33%的同意率,也体现了包括长期合作的机构投资人在内的本公司境外债权人对本集团新阶段发展战略、业务前景和经营团队的信任和信心。
从公告可知,以上同意征求方案是粤港湾控股与十几家美元债机构投资人进行多轮沟通、合作完善的方案,最终实现共赢结果。债券投资人将会继续以股东身份共同支持企业转型发展。
“我们将持续强化优质资产运营效能,积极引入新质生产力业务,通过创新技术赋能,推动业务矩阵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强本集团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罗介平称。
为其他内房股化债转型提供参考
粤港湾控股原为毅德国际控股,为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企业、全国地产百强。
公开资料显示,粤港湾控股作为内房股虽然资产规模不大,但截止目前总体处于良性运行状态。在行业下行压力下,公司于2023年实现“减债降息”重大突破,以95.8%的高投票率成功完成美元债交换,后采取裁员降本等举措自救。2024年,公司营收净利均有下跌。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32.19亿元,流动负债总额为78.0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5.3%。公司报告称,尽管面临财务压力,但已采取多项措施以改善流动性,包括与银行的良好关系和股东的持续财务支持。
结合粤港湾控股2024年年报数据,此次以强制可转债方式赎回美元债券后,该公司有息负债率将会从45.3%大幅下降至19.5%,确实实现降债减负,轻装上阵。
业内人士介绍,过去房企的债务重组以展期为主,以时间换空间,在新一轮债务重组中,多数房企的化债策略则从原来的展期为主转向全面削债,主要通过折价赎回债券和强制转股等方式实现。
公开数据来看,粤港湾控股成功完成同意征求,标志其成为首家通过发行强制可转债的方式几乎全部出清境外美元债的内房股公司,也是近年来房地产行业有望成功走出债务危机的境外第一股,为其他内房股提供了化债转型的良好参考范例。
专家解读:创新“债转股”模式,有利于困难房企纾困解压
克而瑞5月6日数据显示,国内房企2025年到期债务规模将5301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到期规模达1579亿元,创下近两年偿债峰值。面对持续高压,当前化债进程已从"以时间换空间"的展期模式,升级为"债务减记+股权置换"的终极解决方案。
此前,融创、佳兆业、龙光集团等龙头房企债务重组传出消息,而粤港湾控股的“债转股”率先完成高票通过。
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债转股对于当前陷入困境的房企来讲,不管是对于房企债权人、经营者、实控人或其他股东,都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方向。
因为现在房企大多面临资金困境,如果坚持行使债权房企不得不大尺度降价处理资产项目,最后肯定会让其资金链更加紧张。
而股转债模式,可以一方面让困难房企获得一定的短期喘息空间,资金链稍微缓解,而债权人成为股东以后会参与公司决策,改善治理结构,推动经营模式变化,让公司项目能转让的转让,该转型的转型,使得市场更加看好企业未来。
同时,债转股一旦成功,意味着债权人对企业的信心前景好转,也可能给企业的融资环境带来改善,推动企业资金面的好转,同时给企业其他利益相关人,包括买了企业房子的小业主也有乐观的预期。
也有专家分析,“债转股”化债能否落地,要看上市房企与债权人之间的博弈结果,比如转股定价博弈、股权稀释与控制权博弈等,还有待债权人与房企长期深度互信共进解决。
南方+记者 李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