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蓝新闻客户端12小时前
“五一”假期,浙江衢州市政府食堂再次面向公众开放,提供18元3个菜的套餐,还有兔头、鸭头、鸭掌等衢州特色风味小吃,以及免费开放的机关停车场,让游客直呼“被宠到”。这一举措并非首次,去年国庆期间便已收获好评,而全国多地如重庆荣昌、安徽宏村镇等也纷纷效仿,将政府资源短暂“让位于民”。看似简单的食堂开放,实则传递出公共服务理念的深刻转变。
政府食堂和停车场向来被视为“内部福利”,衢州等地主动拆掉这堵“隐形墙”,以接地气的方式迎接游客,既解决了节假日餐饮、停车资源紧张的民生痛点,更以“主人待客”的姿态展现了城市的开放与温度。正如游客所言,“伙食有江南味道,政府有江南温情”——一口家常菜,胜过千句宣传语。这种“零距离”体验,远比口号式的“城市营销”更能赢得口碑。
从淄博烧烤到天水麻辣烫,近年来的“网红城市”无不印证:游客需要的不仅是景点,更渴望融入当地生活。衢州将政府资源临时转化为公共服务设施,正是对游客需求的精准回应。它既需要后勤保障的协调能力(如备餐量、人流疏导),也考验政府的“让利”决心。这种“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精细化操作,恰是城市治理水平的体现。
称赞之余,亦有疑问:此类举措是否只能限于节假日?事实上,部分城市已探索常态化共享机制,如扬州要求各级政府食堂常年对老人开放低价餐。若能进一步扩大范围,如工作日对市民开放错峰用餐,或许能让“共享”理念更深融入公共服务体系。当然,这需平衡行政成本与公共利益,避免“一阵风”式作秀。
一餐饭、一个车位,看似小事,却是“衢州有礼”的缩影。当更多机关大院敢于“开门”,当公共资源不再“高高在上”,城市的亲和力与凝聚力自然生长。衢州的尝试启示我们: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未必需要宏大叙事,用“一碗红烧肉的温度”传递诚意,同样动人。
终审:孟文林 王霁月
责编:徐雯婷
编辑:程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