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视听05-01 22:36
新疆广播电视台/丝路视听讯(记者:罗圆明)在和静县哈尔莫敦镇哈尔莫敦村“付志周道德模范馆”里,收藏着许多付志周夫妇生前用过的物品。一把老镰刀,一个旧水壶,还有一沓记得密密麻麻的账单……付志周的大女儿付喜梅看着这些老物件,感慨父亲节俭了一辈子。
《“沙海愚公”付志周》下篇《精神不灭续写接力传奇》
2023年,哈尔莫敦村将付志周住过的房屋改造成“付志周道德模范馆”。馆内通过大量图片、文字及实物资料,生动展示了付志周夫妇在沙漠边缘挥洒汗水、创造绿色奇迹的故事。
村民在“付志周道德模范馆”倾听付志周种树治沙的故事
付志周夫妇把沙漠荒滩变成了绿水青山,如今,他们的6个孩子的愿望则是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在“付志周道德模范馆”里摆放着6架崭新的古筝,付志周的大儿子付新禧告诉记者,他曾在河南兰考县工作过,就想试试白杨树能不能像泡桐树一样制作成乐器。
付志周去世后,二儿子付国喜接过了植树造林的接力棒。他在种树的过程中,通过改良防护林中间的土壤,套种小麦、苜蓿等经济作物,发展以农养林,让这片土地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价值。付国喜说,接下来打算从防风林向经济林转变。
付志周带领村民种下的防风固沙绿色长廊
闲暇之余,付志周的几个孩子都会去父母种的第一批白杨树跟前走一走,看一看。如今,第一批白杨树已经长到需要两个人才能抱得住。付志周大女儿付喜梅说,感觉父母没有离开,而是化作一棵棵挺拔的白杨,永远屹立在这片土地上。
付喜梅(右)和付温平姐弟俩合抱父亲付志周种下的第一棵树
天山脚下,绿色梦想。在付志周精神的感召下,和静县逐渐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从机关干部到普通村民,越来越多的人拿起铁锹加入植树行列。每年春天,都会有新栽的树苗在春风中摇曳。
如今,绿油油的白杨树在沙漠中茁壮成长,哈尔莫敦村的绿色长廊仍在不断延伸和拓展,更辽阔的绿色篇章,正在接力续写。
付志周四个孩子在“付志周道德模范馆”内合影
图片来自:巴州融媒体中心
一审:杜 昊
二审:董智勇
三审:陈宏伟
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