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02-26 11:50
这两天,曾饰演过《放羊的星星》等多部影视作品的知名演员李威上了热搜,相比于其他明星艺人道德方面的塌房,他这次的“塌房”是真正涉及到违法犯罪:作家王蕴涉嫌教唆信徒对会计蔡姓女子实施严苛惩罚,导致其因横纹肌溶解死亡。李威由证人身份改列被告,并同步搜索其住处。
而根据台湾地区现行法律体系,李威涉嫌的“精舍命案”若被定罪,其最高刑罚可能达到无期徒刑。
一、案件核心事实与罪名关联性
1. 伤害致死罪
案件核心事实为蔡姓女子因被王薀及其信徒实施体罚导致横纹肌溶解死亡,李威被指控参与教唆信徒对抗警方调查,并涉嫌在现场旁观施暴过程。
根据台湾地区《刑法》第277条,普通伤害罪最高可处5年有期徒刑,但若致人死亡(即伤害致死罪),刑期可升至无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检方若认定李威对暴力行为存在间接故意或放任态度,可能以伤害致死罪论处。
2.教唆伪证与湮灭证据罪
李威被曝教唆信徒以“不记得”“不知情”等话术应对警方问询,并试图掩盖案发现场人员信息,涉嫌触犯《刑法》第165条(湮灭证据罪,最高5年)及第168条(教唆伪证罪,最高7年)。若其教唆行为直接导致关键证据被销毁或延误侦破,可能被认定为情节重大,面临加重刑罚。
3.共同正犯责任
台湾地区《刑法》第28条规定,共同实施犯罪者皆为正犯。李威被指控担任王薀的“军师”,参与策划脱罪策略并协助转移死者财产(蔡女账户200万新台币被提空),可能被认定为共谋伤害致死的共同正犯,需承担与主犯同等的刑责。
二、量刑关键因素
1. 证据强度
检方已掌握信徒秘密录音,证明李威直接参与教唆信徒对抗司法调查。此类客观证据将大幅削弱其辩护空间,增加定罪概率。若后续搜查发现其参与施暴的直接证据(如在场影像或通讯记录),量刑可能进一步加重。
2.主观犯意认定
李威是否明知体罚可能导致死亡后果,将成为区分“过失致死”与“伤害致死”的关键。检方可能主张其长期参与精舍活动,对王薀的暴力管理手段具有充分认知,进而推定其对死亡结果存在间接故意。
3.数罪并罚可能性
除伤害致死罪外,李威还可能因教唆伪证、湮灭证据、欺诈(转移死者财产)等罪名被起诉。根据《刑法》第51条,若数罪刑期总和超过30年,法院可裁定执行最高30年有期徒刑,但若单一罪名已构成无期徒刑(如伤害致死),则直接执行无期徒刑。
三、台湾地区刑罚制度背景
1. 死刑存废现状
台湾地区自2006年起未执行死刑,但法律上仍保留死刑条款。实务中,死刑仅适用于“最严重犯罪”(如蓄意谋杀且有预谋),而本案因暴力行为最初目的为体罚非直接致死,检方起诉死刑的可能性极低。
2.无期徒刑实际执行
根据《刑法》第77条,无期徒刑罪犯服刑超过25年且符合悔改条件者可申请假释。但若法院认定李威犯罪情节恶劣(如长期主导掩盖罪行、利用公众人物身份干扰司法),可能限制其假释机会。
四、与其他涉案人员量刑对比
案件主犯王薀已被依伤害致死罪羁押,其刑期可能同样面临无期徒刑。李威若被认定与王薀具有同等罪责(如共同策划体罚),量刑将趋近;若仅被认定为从犯,则可能降至10年以上有期徒刑。但现有证据显示其角色已超越一般从犯,检方可能主张“罪责等价”原则。
五、潜在争议与辩护空间
1. 信仰异化的影响
李威亲友称其近年因修习“佛法”性情大变,辩护方可能主张其受精神控制而减轻责任能力。但台湾地区《刑法》第19条对“精神障碍”的认定严格,需医学证明其行为时丧失辨识能力,此主张成功概率较低。
2.污点证人协商
若李威转为污点证人揭露王薀犯罪网络,可能依《证人保护法》获减刑,但其目前已从证人转为被告,协商窗口可能已关闭。
综上,综合现有信息,李威若被法院认定构成伤害致死罪且情节重大,最重可判处无期徒刑。其教唆伪证、湮灭证据等附加罪名可能通过数罪并罚进一步巩固这一量刑结果。但最终判决仍取决于检方举证完整性、法庭对主观犯意的认定,以及辩护策略的有效性。
赵一婕律师,律所负责人,全网30万粉丝法律/职场博主。
央视CCTV12、河南省大河网、河南法制报长期合作律师,河南广播电视台法制频道调解律师,郑州市金水区社区法律顾问;
2024年部分合作综艺或电视剧:《令人心动的Offer》第六季,《守护解放西》第五季,《再见爱人》第四季,腾讯视频《婚内婚外》,《猎罪图鉴2》;
2024年参加的部分活动:“微博文化之夜”(2024.06 郑州),“微博红人节”(2024.08 烟台),“微博之夜” (2024. 12 北京)
添加微信请注明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