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11小时前
爱的接力
“六星街里还传来/巴扬琴声吗/阿力克桑德的面包房/列巴出炉了吗……”前段时间,一首《苹果香》让有着“花城”之称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及六星街火遍全网,歌词里唱到的冬不拉和巴扬琴两件民族乐器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最让武警兵团总队执勤第五支队某中队退伍老兵薛兵惦念的,却是另外一件民族乐器——都塔尔。在他心里,卡德尔大叔弹的都塔尔是全天下最美妙的音乐。
卡德尔大叔全名阿不都·卡德尔,是伊宁市巴彦岱镇墩巴扎村村民,也是一位与中队官兵有着40年深厚情谊的维吾尔族老人。
都塔尔是一种维吾尔族传统的弹弦乐器,也是卡德尔大叔的心爱之物,平时摆在家中当作工艺品,当遇有民族节日,或是一些特别的日子,卡德尔大叔都会抱起这把都塔尔,弹出清脆悠扬的音乐。而薛兵与卡德尔大叔一家的缘分,正是源自这把只有两条弦的都塔尔。
薛兵第一次听到卡德尔大叔名字,是在下队时中队组织的优良传统教育课上,指导员向新兵们讲述中队官兵与卡德尔一家几十年相互关爱、互相扶持的故事,并语重心长地叮嘱大家,“我们中队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大家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
如何做到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作为中队与卡德尔家的联络员,班长教给薛兵的答案是身体力行。当天下午,他就带着薛兵和另外几名战友去卡德尔家帮忙,他们爬上屋顶修葺房屋,清理积雪,检修电路……
对年富力强的战士们来说,这些事情都是大家力所能及的,但却帮了卡德尔的大忙。他年轻时在外做木工,因为意外事故导致一只眼睛失明,妻子古丽大妈又疾病缠身,家中因病致贫,也缺少青壮劳动力,面对一些体力活,一家人经常是有心无力。
“人民群众有麻烦,咱子弟兵不能视而不见。”薛兵清楚地记得,班长给卡德尔大叔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咱是一家人,大叔大妈你们有困难随时找我们。”每当接到卡德尔大叔的电话,官兵们总要争着抢着过去帮忙。
为了感谢官兵们的帮助,卡德尔大叔和古丽大妈经常会煮上香醇的奶茶、做好喷香的抓饭、炸上香脆的馓子等美食款待大家。每逢这样的欢乐时刻,卡德尔大叔都会取出都塔尔弹起来,古丽大妈也会领着官兵跟随音乐,教大家跳麦西来甫(维吾尔族舞蹈),不大的院子里成了欢乐的海洋。
在薛兵记忆里,不少战友的生日都是在都塔尔的音乐声中,与卡德尔大叔一家人一起度过的。在这场双向奔赴的军民鱼水情里,薛兵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他决心要向班长学习,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照顾好卡德尔大叔一家,把这份弥足珍贵的民族团结之情维护好。
对官兵们和卡德尔大叔一家而言,这把小小的都塔尔,蕴含着军民团结、民族团结的深厚情义。班长常常指着都塔尔的两根弦对薛兵说,左边一根代表“军”,右边一根代表“民”,只有军民联合在一起,才能弹奏出和谐美妙的音乐。
“大叔大妈,以后你们有事就找薛兵。”后来班长退伍了,临走前让薛兵接替自己的工作,当中队官兵与卡德尔一家的联络员。薛兵时刻铭记这份特殊的使命,在训练工作之余,尽心尽力地为卡德尔一家解难帮困:扫雪除冰、挖渠放水、清理羊圈……他还做了卡德尔孙女麦迪娜的辅导老师,与一家人的感情更加亲近。每次忙完,卡德尔大叔都会取出都塔尔,给薛兵弹一曲。
2018年,支队根据中队官兵与卡德尔一家深厚鱼水情的故事,以都塔尔为线索,拍摄了一部反映民族团结题材的微电影《断弦谐音》,并在当年全军的微电影大赛中斩获一等奖。薛兵在影片中扮演一名退伍老兵,卡德尔大叔带着都塔尔赶往伊宁火车站为他送行,那一幕感人场景让不少人流下热泪。
对卡德尔一家人来说,每年到中队送退伍老兵,卡德尔大叔和古丽大妈都会天没亮就早早爬起来,烤馕饼、炸馓子、做抓饭,给退伍战士送去最地道的新疆美食。
往年,薛兵是与卡德尔大叔一起送战友退伍,2024年年底轮到自己告别军营。在中队为他举行的退役仪式上,薛兵摘下领花、卸下军服标识,又一次想起了卡德尔大叔。他知道,卡德尔大叔第二天一定会带着一家人来送自己。
一想到连续的降温和大雾天气让北疆寒意逼人,一名73岁高龄的老人带着一家人要风雪兼程30多公里,薛兵有些于心不忍。于是,他找中队干部请了假,坐上了开往巴彦岱的车,到卡德尔家中告别。
40多分钟后,那个魂牵梦萦的蓝色小院慢慢地近了。薛兵调整好情绪,轻轻推开了卡德尔家的铁门,与一家人紧紧拥抱在一起。他还像曾经的班长一样,为卡德尔大叔引荐了新的联络员刘宇轩,并再三叮嘱他,继续做好这场爱的接力。
离别前,薛兵最后一次向卡德尔大叔敬礼,而大叔则又一次弹起了都塔尔。只是这一次是离别的音乐,它飘荡在伊犁河谷上空,久久没有消散。
黄超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阿衣去来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