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瞭望 | 俄乌停火:困局中的艰难探寻

七一网04-03 18:17

俄乌冲突已延宕三年多,双方早日实现全面停火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殷切期盼。

3月中旬以来,先是乌方表示接受美方提出的与俄方停火30天的建议,俄方也同意有条件地结束与乌方的敌对状态,接着俄美领导人举行电话会谈,同意俄乌停止冲突将从对能源基础设施停火开始,再接着美俄乌代表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就落实停火问题举行谈判。俄乌之间似乎和平曙光乍现。

分析人士认为,推动俄乌停火有着深层需求,实现双方部分停火存在较大可能性,但俄乌要达成全面停火仍面临重重障碍。俄乌和平前景依然云遮雾罩。

推动停火具有深层需求

关于俄乌实施临时停火的提议是美方于3月11日在沙特举行的美乌会谈中首次提出的。随着美俄乌开始磋商落实停火事宜,国际社会开始审视实现俄乌停火的可能性。

从历史上看,实现停火是许多双边武装冲突走向终结的前一阶段。如今,俄乌冲突已进入第四年,给国际局势带来严重动荡,大多数国家都希望这一冲突早日结束。俄乌冲突中的交战双方和最主要的相关方美国,客观上都有推动停火、结束冲突的深层需求。

特朗普再次就任总统后,美国新政府对俄乌冲突立场发生重大变化,并将促成俄乌停火作为其最紧迫的外交课题。

从国内政治需求来看,首先,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多次承诺要迅速结束俄乌冲突,甚至曾表示能在24小时之内实现这一目标。当时,他作出这一承诺主要是为了争取部分选民手中的选票。其次,入主白宫后,特朗普希望尽快推动俄乌实现停火,以兑现他的竞选承诺,同时向选民展现他的外交斡旋能力,维持其在国内的支持率。据报道,美国迄今已向乌克兰提供了约1750亿美元的援助,而自己却面临着经济疲软、债务高企等问题。如果推动俄乌实现停火,特朗普可以把援乌资金省下来用于国内基建和实施减税等方面。此外,明年美国将举行国会中期选举,特朗普希望通过实现俄乌停火减少他所属的共和党党内在援乌问题上的分歧,加强党内团结,同时抵挡民主党以援乌议题为由对共和党发起的攻击,争取使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获胜。

从全球战略调整来看,美国近年来将中国视为“最大战略竞争对手”。在特朗普政府看来,继续与俄方对抗并不符合美国的核心利益,而中国在科技、经济等领域的崛起,是美国更需要面对的现实。特朗普政府认为,俄乌冲突如果持续下去,将不利于美方阻止中俄走近。如果实现俄乌停火,美国可以将更多的军事、财政和外交资源投入到印太地区。此外,从去年参加总统竞选期间到今年再次就任总统后,特朗普在外交事务方面多次表现出孤立主义倾向,特别是他不愿过多地介入欧洲安全事务,认为美国不能再为保障欧洲安全而亏损自身利益。

对乌克兰而言,俄乌冲突对其造成的伤害是全方位的。乌经济在冲突中遭受严重打击,不仅增速放缓,而且通胀持续攀升;战火还严重摧毁了电网、天然气管道等能源基础设施,导致电力供应经常中断、多个行业运行困难。此外,冲突还使上千万人流离失所,大量劳动力逃到境外躲避战火。更重要的是,乌军目前在战场上明显处于劣势,不但在东部地区频频丢失重镇,而且在库尔斯克战场也面临被彻底击溃的危险。此外,乌军在战斗中严重依赖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武器供应,但随着特朗普政府上台,美国对乌武器供应面临不断减少,甚至随时可能中断的危险,而欧盟国家军事装备生产能力不足,可向乌方提供的军援毕竟有限。面对战场现实和外部环境变化,早日结束冲突,对乌是一种深层需求。

就俄罗斯而言,这场冲突同样在经济、军事、外交方面给其带来巨大压力。由于受到西方严厉制裁,俄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去年其GDP增速虽有所回升,但通胀率依然居高不下,民众生活成本持续攀升。在军事上,尽管俄军基本控制了乌东四州(即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州、卢甘斯克州、扎波罗热州、赫尔松州)等地,也基本夺回了被乌军占领的库尔斯克领土,但绵延的战火耗费了政府大量财力,军费开支惊人。西方向乌军提供的武器装备在较大程度上对俄军构成了压力。由于3000亿美元海外资产被西方冻结并且受到西方多轮制裁,俄高新技术武器储备难以满足战场的持续需求。此外,尽管国内政治、经济和安全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但长期冲突毕竟会导致男性人口减少和民生资源被挤占,社会上难免会暗流涌动。若冲突长期拖延下去,民众可能会质疑特别军事行动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尽早达成停火、结束冲突对俄方来讲也是有需求的。

停火之路存在重重障碍

围绕美方提出的停火建议,俄乌虽然都表示同意,但双方不同之处在于,俄方的“同意”是有条件的。俄总统普京3月13日表示,俄方同意与乌方结束敌对状态的提议,但前提是停火能够带来长久和平,并消除引发乌克兰危机的根源。

由此看来,乌克兰希望先实现全面停火,再商讨持久和平方案,而俄罗斯认为不能将这两个进程分开,所有问题都应在一项协议中解决。分析人士认为,也许俄乌在能源基础设施领域实现部分停火是可能的,但实现全面停火非常困难,因为涉及全面停火的问题很多,其中至少三个问题解决起来非常棘手。

领土归属问题是双方最难解的死结。经过艰苦战斗,俄罗斯目前有效控制了乌东四州等地。这些被俄方控制的领土的归属已成为双方停火进程中的头号问题。乌总统泽连斯基多次表示,领土归属问题是“红线”,乌方不会承认被占领土属于俄罗斯。可见,乌方不会轻易放弃这些领土主权。另一方面,俄罗斯也不可能放弃以巨大代价换来的既得利益。对于这一问题,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国务卿鲁比奥先后都表示,为了结束冲突,乌方可能不得不放弃部分领土。但这个问题到底如何化解,仍无从知晓。

未来安全保障是另一大难题。由于严重缺乏互信,俄乌对战后安全保障各有考量。俄罗斯要求乌克兰保持中立,不加入北约,以此获得安全保障,而乌克兰则希望加入北约或得到类似安全保障承诺。在这个问题上,美国的基本主张是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针对法国、英国等提出的在战后向乌克兰派遣“欧洲维和部队”的设想,俄方已表示坚决反对。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说,乌克兰不得有任何外国军事存在,以任何名义在乌方部署别国武装部队都是绝对不可接受的,如果有,那么俄方将以一切可用手段作出回应。

推动俄乌停火还有一个障碍,即美欧立场差异。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俄乌冲突的立场发生显著变化,与欧盟的固有立场产生巨大差异。美国倾向于减少甚至停止对乌军事援助,以促进乌方与俄方的和谈,而欧盟却出于对欧洲未来安全的考虑,决定追加对乌方的军援。可以看出,美欧基于自身利益正在进行博弈,美方想通过推动停火达到自己的各种目的,而欧洲既要维护与美国的盟友关系,又想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增强自身话语权。美欧的立场差异和复杂博弈增加了实现俄乌停火的难度。

实现停火前景云遮雾罩

愿望很美好,现实很骨感。虽然实现全面停火对俄乌双方乃至其他有关方面来说都有深刻需求,但各方在如何实现全面停火这一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能否弥合分歧、达成共识,取决于各方是否愿意作出妥协。眼下,作为主要斡旋方,美国正在与乌克兰和俄罗斯继续磋商,磋商最终结果仍是未知数。

其实,除了前述三个主要障碍外,与全面停火本身直接相关的一些细节问题还有待解决。譬如,倘若双方同意实施全面停火,那么由谁监控俄乌双方在长约2000公里的战线是否有违背停火协议的行动;在俄方已基本夺回乌军占领的库尔斯克部分地区的情况下,如何防止乌克兰利用停火期进行强制动员和组织武器供应等。

毋庸置疑,围绕全面停火问题,出于对各自利益的考量,美俄、美乌、美欧、俄乌以及俄欧之间仍在激烈博弈。美国的全面停火提议有可能获得成功,也有可能最终流产。

如果美国此次促成俄乌全面停火,世界当前面临的一大热点将逐渐降温,同时美俄关系将显著改善,俄乌关系也将趋缓,俄欧、美欧关系也将出现新的调整,国际格局将呈现新的面貌。相反,如果美国此次提出的全面停火提议最终流产,促和失败,那么其产生的影响将是多方面的。

首先,全面停火提议流产意味着俄乌冲突将继续,双方将不可避免地蒙受更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乌克兰经济社会将遭受更大破坏,俄罗斯也将继续承受战争压力和西方制裁。其次,美俄改善关系的步伐将放缓,甚至停止,不能排除美国强化对俄制裁,迫使其作出让步的可能性。再次,乌克兰会对美国失望,可能更仰仗欧洲国家提供的支持。欧洲国家或将不得不继续为乌克兰“输血”,能源危机、难民问题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同时,欧洲也可能加快战略自主步伐,加强自身防务能力建设,减少对美国依赖,寻求自身安全和利益保障。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未来,对于俄乌来说,是早日实现全面停火、结束冲突,还是让战火绵延下去,事关本国的前途和命运。对国际社会来说,能否推动俄乌全面停火,找到兼顾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案,关乎世界稳定与经济繁荣。



点赞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
QQ空间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