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黄河客户端03-19 10:12
孕期饮食常被贴上“营养优先”的标签,但许多看似健康的食物实则暗藏高糖陷阱,不仅容易引发妊娠期糖尿病,还可能导致胎儿过大、分娩困难等问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济南妇幼保健院(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八区营养门诊护士长范建平为大家整理了临床中常见的5种“隐形糖炸弹”。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攀升,研究显示,中国约18.9%的孕妇面临血糖异常风险。高糖饮食不仅会导致孕妇体重失控,还会增加胎儿缺氧、巨大儿及新生儿低血糖的风险。而许多标榜“健康”的零食,正是糖分超标的“重灾区”。
红榜变黑榜5种隐形糖炸弹大揭秘:
粗粮饼干:高纤维的“脂肪陷阱”
误区
粗粮饼干富含膳食纤维,是孕期控糖代餐首选。
真相
粗粮饼干含糖量:部分粗粮饼干每100克含糖量高达30克以上,与普通饼干无异。
脂肪陷阱:为改善粗糙口感,商家添加大量植物油(如棕榈油),脂肪含量可达33克/100克,占每日脂肪需求量的50%以上。
配料表猫腻:小麦粉、植物油常位列配料表前两位,真正的粗粮成分(如燕麦、全麦)占比极低。
建议
选择配料表首位为全麦粉或燕麦、脂肪含量≤15克/100克的饼干,并控制每日摄入量≤2片。
风味酸奶:甜蜜的“奶味饮料”
误区
酸奶补钙又助消化,孕期可随意饮用。
真相
含糖量:果粒酸奶、乳酸菌饮品等每100克含糖量可达15-20克(相当于4-5块方糖),远超纯酸奶的4-6克。
成分伪装:部分产品实为“奶味饮料”,主要成分为水、白砂糖和添加剂,乳制品含量不足30%。
建议
选择配料表仅有“生牛乳+菌种”的无糖酸奶,可搭配新鲜水果调味。
果蔬脆片:低温油炸的“糖油炸弹”
误区
果蔬脆片由天然蔬果制成,低卡又营养。
真相
加工真相:多数果蔬脆片采用低温油炸(VF技术),脂肪含量高达20%-40%,且添加糖、盐调味。
热量密度:100克果蔬脆片热量≈500大卡,远超等量新鲜蔬果的50-100大卡。
建议
优先选择冻干技术(非油炸)的果蔬干,或直接食用新鲜蔬果。
无糖食品:文字游戏的“升糖刺客”
误区
“无蔗糖”标签等于无糖、安全。
真相
代糖风险:部分产品用麦芽糊精、葡萄糖浆等替代蔗糖,升糖指数(GI)甚至更高。
淀粉陷阱:饼干、糕点等即使无糖,主要成分为精制淀粉,仍会快速升高血糖。
建议
关注营养成分表中的“碳水化合物”总量,而非仅看“无蔗糖”标签。
果脯蜜饯:浓缩的“果糖仓库”
误区
果脯由水果制成,可替代新鲜水果补铁。
真相
100克葡萄干含糖量≈80克,远超新鲜葡萄的10克。
添加剂隐患:为延长保质期和口感,常添加糖、防腐剂和色素。
建议
选择无添加糖的天然果干,每日摄入量≤20克,并搭配坚果平衡血糖波动。
孕期控糖必学3步读懂食品标签
配料表:越短越好,警惕“伪装者”
排序规则:成分按含量降序排列,若“白砂糖”“麦芽糊精”位列前三,慎选。
代糖陷阱:赤藓糖醇、甜菊糖等相对安全,但需避免阿斯巴甜等争议性代糖。
营养成分表:聚焦“三巨头”
碳水化合物:包含糖和淀粉,每100克>15克需警惕。
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超过10克/100克可能增加代谢负担。
膳食纤维:粗粮饼干若纤维含量<6克/100克,则营养价值存疑。
宣称标签:破解营销话术
“低糖”:需满足≤5克/100克(固体)或≤2.5克/100毫升(液体)。
“高纤维”:膳食纤维≥6克/100克才符合标准。
替代方案真正健康的孕期零食清单
1.原味坚果:每日一小把(约15克),补充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
2.无糖希腊酸奶:搭配蓝莓或奇亚籽,控糖又补钙。
3.煮玉米/红薯:低GI碳水,缓解便秘。
4.低糖水果:如草莓、樱桃、柚子,每日200克以内。
孕期控糖,智慧选择胜过盲目跟风,营养标签是孕期饮食的“照妖镜”,唯有科学识破营销陷阱,才能为母婴健康筑牢防线。范建平提醒,真正的健康食物,不需要华丽包装,成分表自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