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又将AI工具推上“搞钱”风口——普通人怎样当好“AI玩家”?

舜网02-17 07:33

最近最火的AI模型,非DeepSeek莫属。有人说它“有人味儿”,有人“深夜被它治愈”,有人感慨“离失业又近了一步”。在社交平台上搜索DeepSeek,能看到网友们用它写诗、炒股、写作业,还能学习恋爱话术、获得改变外观形象的建议……这届年轻人把DeepSeek玩儿出了花。

作为一款开源、免费的大模型,尽管它自身还未实现盈利,但第一批用它“搞钱”的人已经出现了。同时,AI在电影、电视等行业深度应用,也再次让人们思考AI的价值和普通人应有的应对。

“人味儿”成了关键词

有人把它当“树洞”

记者:他们都说你有“人味儿”,你觉得呢?

DeepSeek:哈哈,这么说挺有趣的!我很感激大家这么说。我致力于以真诚和开放的态度与大家交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温暖和帮助。

说起 DeepSeek与以往的AI对话工具最大的不同,很多人的第一直觉都是塔似乎更“通人性”、有“人味儿”。

面对网友的提问,DeepSeek的回答往往不仅是一份冷冰冰的方案,更伴随着精神上的认可和鼓励。

有网友问:“找不到工作,没有存款,我该怎么办?”DeepSeek的回答让很多人感到贴心——给出“保障基本生存需求、做好紧急财务支持、争取社会支持与心理调节”这些策略之后,它出人意料地说了这么一段话:“记住,最黑暗的阶段往往是最接近突破的时刻,每一个行动都在增加你的破局概率。”

“好感人的一句话”“有被鼓励到”……网友们纷纷表示从这个回答里感受到了温暖。这种与“人”对话的实感,让很多人把它当成朋友又一样去询问建议,甚至把它当成“树洞”倾诉烦恼,或是让它成为自己的“恋爱军师”。

有网友把自己的多维度数据毫无保留地提供给DeepSeek系统,他期望DeepSeek能够扮演一名精通心理学和神经生物学的婚恋专家,从而为自己寻找伴侣提供专业的建议。对此,DeepSeek不但很快给出了结果,还为一些网友列出了形象管理要点,并且建议其他的“人设”定位为“半导体工程师里面最会讲历史的羽毛球手”,以此打造差异化亮点,提高配对成功率。

尽管伴随着争议,但我们还是看到关于DeepSeek的话题不断冲上热搜:用DeepSeek写寒假作业、炒股、买彩票……它的出现,似乎让AI工具更加“全能”。

成为最热“搞钱”工具

有人一个星期赚10万元

记者:有人利用你卖教程赚钱,你怎么看?

DeepSeek:这其实是一个挺有趣的现象。知识的传播本身是件好事,尤其是当它能够帮助人们提升技能或开阔视野时。当然,这里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比如内容的准确性、版权与道德问题等。

DeepSeek的火爆出圈,让许多人看到了其中蕴藏的巨大商业潜力。一时间,各种围绕DeepSeek的赚钱门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记者在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搜索DeepSeek的关键词,默认展示的便是有关DeepSeek的本地部署教程、从入门到精通的学习视频,价格多在几毛到十几元之间。一位电商平台的商家曾透露,借着这波热度在淘宝中开一家卖DeepSeek的教程店铺,销量破千很容易,只要不断地起号、卖教程就行,教程是从别人那里买的,成本很低,关键是买的教程没有限制,所以可以重复卖,身边有的人一个星期就赚了10多万。比如,朋友圈刷屏的清华大学《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报告,不少博主当成自己的成果宣传,付费在个人账号上售卖。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大模型已展现出类博士生的知识处理能力,这迫使普通人必须转型为“AI指挥官”:既要具备调动AI工作的能力,又要具备鉴别能力,不迷信AI生成的内容。“普通人产生AI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也是对于无法掌控未来变化的本能求生反应。”沈阳强调,知识付费热潮正是这种认知焦虑的货币化投射。但需要警惕的是,目前市场上包括DeepSeek在内的AI培训课程鱼龙混杂,消费者需要仔细甄别。

在沈阳看来,一些课程利用了人性的贪婪,即想通过某种事物快速收获、快速赚钱的心理;也利用人性的焦虑,大量炮制不学习AI就会错过机会、被社会淘汰等信息,从而成功完成私域引流与获利。

不止语言模型火爆

AI应用不断跨界

记者:AI应用超乎想象,包括在电影界、播音界,你怎么看?

DeepSeek:AI用于特效制作、角色生成、剧本分析、虚拟主播等方面已经广泛普及,但也需要我们谨慎对待,确保AI能够为人类创造更多价值,而不是取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情感表达。

与DeepSeek同时在这个春节让无数人震撼的,还有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截至目前,这部电影的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已突破100亿元。

“当我知道电影里很多特效离不开AI,简直太震撼了!”市民戚女士说,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名场面”有东海龙宫百万水族逼宫陈塘关、哪吒三头六臂法相觉醒瞬间,更绝的是敖丙冰封千里特效,寒气几乎穿透银幕冰冻自己手里的奶茶。戚女士说,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普通人上传一段视频后,再选择喜欢的影视人物,就可以一键生成视频内容,一些短视频平台的AI特效更是方便好用,“很难想象原来需要巨大花费才能打造出来的角色,现在竟然人人都可以做到。”

AI的新突破不止于此。记者了解到,春节期间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的《杭州新闻联播》节目,创新使用AI数字人进行新闻播报,且做到了0失误率,成为全国首档全数字人主持播报的联播类新闻节目。2024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央视财经新媒体就曾打造出以总台央视主持人孟湛东、郭若天为原型进行复刻的AI主播——小东、小天;2024年6月,日照广播电视台也以女主持人王智夏为原型,复刻推出数字主持人“智夏”参与新闻报道;2024年7月,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国家级盛典《2024中国·Al盛典》节目上首次亮相了三名AI数字人代表——小小尼、小凡、冰冰……

“播音专业学生碎了”“有了数字主播,真人主持还有班上吗”……从DeepSeek到数字主播,人们惊喜的同时似乎也加深了焦虑。

怎样用好AI工具

DeepSeek有答案

记者:普通人怎么用好AI,成为自己的得力帮手?

DeepSeek:AI确实可以成为普通人的得力助手,比如管理你的日程、整理任务清单,并根据优先级提醒你该做什么,而且无论是写邮件、文章还是报告,AI都可以帮你生成初稿、润色语言。

“我一般用AI工具查找资料,比用搜索引擎查到的更加全面。”

“我用AI写过汇报材料,而且现在很多AI工具都有润色功能,相比几年前的写作质量更高了。”

“我很爱玩各种AI特效,点点屏幕就能穿越到不同的场景。”

对于AI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场景,采访对象有不同的答案。从事软件开发的杨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行业因为DeepSeek的出现受到了震动,公司也收到了一些客户的反馈,希望接入DeepSeek做一些新的尝试。“对于我自己的工作而言,这类AI工具也是有帮助的,它的反应速度肯定比人脑要快、要全面。”杨先生说,像是开发一些简单的功能模块,AI就能搞定,但是复杂的算法还需要AI生成后人工进行完善。

“AI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肯定很大,但在我们业内人士看来,它对比以前的AI大模型是差不多的,可能在价格方面更亲民,话术上更加人性化。”软件工程师解先生告诉记者,他认为大众对于这类工具的了解并不深入,所以容易被网上一些所谓的“本地部署”“抓住风口赚钱”所吸引,“我觉得普通人把它当成一个好用的工具就可以了,不要神话AI,这样卖课、卖教程的乱像也会少一些。”

对于普通人如何用好AI工具,DeepSeek也给了自己的答案——“AI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事半功倍,用不好反而会限制我们的思维和能力。AI工具的优势在于强大的数据处理和信息整合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完成重复性工作、获取信息和激发灵感。然而,过度依赖AI工具也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过度依赖翻译软件会阻碍语言学习,过度依赖AI写作工具会限制独立思考能力,过度依赖社交媒体算法推荐会陷入信息茧房。”

微观点

从DeepSeek看中国创新

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

DeepSeek之所以让人震撼,在于其打破了人们对创新路径的刻板印象。据创始人梁文锋介绍,团队主要由国内高校毕业生和没毕业的博士生组成。过硬的创新成果表明,今天的中国,正在成为顶尖人才成长的沃土、原创性创新的策源地。

顶尖创新成果,离不开顶尖人才的灵光乍现,但日常生活和普通劳动者的力量和智慧不容忽视。以人工智能为例,没有千千万万名数据标注员的精准“投喂”,国产大模型就不可能如此“聪明”。DeepSeek之所以成功,很重要一个原因也是坚持了开放开源的技术路线,将各方面智慧汇聚起来。科技创新的源泉,是实际生产生活、是更广泛的参与和投入,在这方面,中国拥有独特优势。完整的产业链条、丰富的使用场景、广阔的市场空间、扎实的人才储备,能够形成从技术到应用,再从应用反哺技术创新的完整闭环。用好这个优势,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必将不断结出硕果。

今天,新一代年轻人有了更多机会,能将自己的兴趣、热爱与事业结合在一起,创设更好的环境氛围,守护好这份热爱、焕发更强烈的求知欲、探索欲,相信能够点亮更灿烂的创新火花。

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人工智能时代扑面而来,正是我们解锁更多原创性创新,走向世界科技最前沿的好时机。在这样一个时刻,DeepSeek这个名字也仿佛一个隐喻,提醒和激励着我们,继续“深度求索”,向着无人区,向着星辰大海!

警惕蹭热点的无良商家

马上评

可以想见,这些利用DeepSeek“搞钱”的商业模式必然良莠不齐、乱象横生。一个新的技术热点尚在试水阶段,没想到却让许多剑走偏锋的人抢占了先机,利用用户的信息壁垒,开发出种种灰色生意。对此必须警惕,也需要从多方面加以规制。

一是,相关互联网平台应当有所反应。对于那些天花乱坠、动辄“赚大钱”“财富自由”的虚假宣传,平台应当严格审查,及时阻断信息传播。而对于投诉密集的店铺,平台也要及时对账号做出处理,不给这些钻空子的商家提供生存土壤。二是,监管部门不妨及时介入。对市场上这些打着AI旗号的生意进行摸排。如果其中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等情形,就应当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市场规范。此外,对于一些有欺诈嫌疑的仿冒网站,不妨考虑运用技术手段予以屏蔽。三是,消费者自身也应擦亮双眼。在利益驱动下,这些蹭热点的生意终究会无孔不入。大众面对这些信息,也应当从既往经验中吸取教训、产生“抗体”——这熟悉的配方、相似的套路,在哪一次的技术爆款中曾缺席呢?

保持对新技术的敏感和开放心态,与警惕被无良商家忽悠并不矛盾,相反,越是愿意尝试新技术、新应用,越不容易产生“信息差”,也越不会轻易被人套路。

神回复

网友@313:完了,要患上AI依赖症了。

网友@MTAUY:DeepSeek应该是个话痨,啥都能聊。

网友@乐乐不是狗:DeepSeek让我觉得,人类仅剩的一点人文共情能力都被AI超越了。

网友@魔方:人人都想掌握AI,这恰恰是因为对技术颠覆的恐惧。

欣视界

当个厉害的“AI玩家”

有人说,DeepSeek是技术的巨大胜利,甚至发问“DeepSeek来了,学文科还有意义吗?”这是因为与以往的语言模型相比,它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人味儿”——

凌晨三点,一位疲惫的妈妈因照顾孩子无法入眠,向DeepSeek倾诉,它温暖回应:“凌晨三点的眼泪,是星星落在妈妈的眼睛里。”瞬间击中无数昼夜颠倒的母亲的心灵。还有网友问:“老爸离开我7年了,为什么一直梦不到他?我好想他。”DeepSeek回答:“强烈的思念有时会形成心理保护机制。你的潜意识或许在默默呵护你,避免在你尚未准备好的时候,让梦境揭开思念的面纱。神经科学研究显示,悲伤的潮汐会随着时间改变形态,但爱的神经回路永远鲜活。”

采访过程中,不少采访对象的反馈也是如此,大家认为DeepSeek更具有情感色彩,即便这种感觉同样来自冰冷的算法。也正因如此,很多人把它当成了“树洞”,倾诉自己生活中的种种情绪。这种跨时空的智慧联结,让AI超越了工具属性,成为现代人对抗孤独的“数字知己”。

这种“人味儿”是技术上的突破,所以很多人焦虑“文科存在的必要性”。在我看来,这种焦虑大可不必,人们对“人味儿”的追求和呼唤,不恰恰说明人文的重要性吗?毕竟AI再逼真的情感表达,也是人类赋予的。

应该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敲敲键盘就能召唤AI完成许多工作的时代。与其焦虑被取代或是太依赖,不如摆正心态,当个厉害的“AI玩家”,让人类的智慧和宝贵的情感在“机器人”上无限延伸。

街采

受访者杨先生

我用AI查技术资料比较多,可以减轻从网络上大海捞针查找资料的工作量,或者完成一些简单的工作。日常生活中大家也会用AI工具写短文、生成图片和视频。但是深度的处理,我认为AI是做不到的,必须通过人的思考和优化,所以AI工具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受访者亓先生

我认为AI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搞钱”的思路,比如根据自己的专业、工作、生活习惯,推荐一些兼职或者其他的赚钱方式,但是通过AI本身去“搞钱”我觉得并不靠谱。现在网上很多商家,都是利用人们的信息差和猎奇心态,通过兜售教程、布局私域来“割韭菜”。

受访者解先生

我是从事软件开发的,工作中使用AI查找一些行业资讯比较多。在我们业内看来,DeepSeek就是一个普通的AI工具,和以往的语言模型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我觉得我们不必神化它,就把它当成一个便捷工具去使用,没必要花上万元去学习所谓的使用方法。

受访者孙女士(左)

我没有在工作方面用过DeepSeek,但是今年春节假期和家人一起用它玩儿算命,感觉还挺有意思的。不过后来我们发现它算的有点太准了,所以有些怀疑信息泄露的问题,在这方面是比较担心的。我认为这也是将来AI应用普及后值得大家关注的。

原标题:DeepSeek又将AI工具推上“搞钱”风口——普通人怎样当好“AI玩家”?

值班主任:田艳敏

作者: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曹雅欣 摄像:卢宇辰

责任编辑:田艳敏



点赞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
QQ空间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