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喜庆社火闹出新年精气神

丝路视听02-09 19:50

丝路视听(新疆新闻联播):精河县八家户农场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社火之乡”,在这里,每一个农牧业队都组建了自己的社火队,都有拿手好戏。这段时间,大家正忙着排练,为即将到来的元宵节做准备。

新疆广播电视台记者 丁坤:我现在是在精河县八家户农场牧业三队,在这里牧民们自发形成的社火舞龙队,到今年已经成立了36年了。这几天为了迎接元宵节的到来,大家又舞了起来。

今年52岁的张明超是远近闻名的社火队教练,1994年,他就成为牧业三队的社火队队员,有着丰富的舞龙经验,这些天排练,也是张明超最忙碌的时候。

精河县八家户农场牧业三队居民 张明超:我们本身都喜欢玩这一项,每一年玩着都很高兴,我们真的是跟着我们的上一代的人学习。

正是靠着这样一代传一代的坚守,牧业三队社火队已历经四代传承,张明超也培养出了多名得意的徒弟。

记者:你加入到舞龙队多久了?精河县八家户农场牧业三队居民 努尔力别克·巴衣达里达:五六年了。从小的时候看着他们玩得挺开心的,所以我也慢慢学了,现在我也有一个徒弟了。

元宵节组织社火表演,已经成为八家户农场居民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2010年,农场专门成立了社火表演队,曾经零散、自发的社火表演有了固定场地,还能得到专业指导。

精河县八家户农场党委委员 王月芳:农三队有太平鼓,舞狮子、舞龙的;农九队有秧歌队,每一个村队都有特色的(社火表演)。

八家户农场社火队不断发展壮大,现在成员已达200人,队员中年龄最大的将近70岁。今年,大家在传统社火表演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前段时间,农三队居民詹雪专门前往四川,学习川剧变脸。

精河县八家户农场农业三队居民 詹雪:参加各种活动,满足了我的爱好,我也觉得这样挺好的。

精河县八家户农场返乡大学生 黄梦娜:以前我经常在旁边看社火,今年我参加了农场的社火表演,在这么多天的努力排练中,我不仅感受到了社火的魅力,也感受到了农场人民的文化传承精神。



编辑:谢依努尔

点赞 |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
QQ空间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