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冰首导《假爸爸》票房惨淡,亿投资打水漂?原因何在

顶端新闻客户端01-11 00:44

电影行业这几年,真是风生水起。就拿《泰囧》和《战狼2》来说吧,这两部片子直接把国产电影的票房天花板给顶了个洞。徐峥一手搞笑冒险,吴京硬核到不行,还带点家国情怀,那叫一个火爆!这些成功案例简直成了后面人争相模仿的课本,谁都想复制这种奇迹。这不,贾冰也来了。他作为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喜剧演员,一直在小品舞台上活跃得很,但这回他要玩大的自己导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假爸爸》。不过嘛,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大伙都盯着呢:既然砸了这么多钱,还请来了一堆明星助阵,为啥最后扑街得这么惨?

说到贾冰,他可是有梦想的人。从当年的央视春晚走出来,小品界算是混出了名堂。但人不能总窝在舒适区不是,于是乎,他决定试试大荧幕,而且还是自编、自导、自演,一气呵成。《假爸爸》的制作成本可是一亿人民币啊!别看数字冷冰冰,其实每一分都是心血。他还特意拉来了徐峥当监制,又找尹正、王迅这些熟脸加持,更厉害的是连何可可这个写过《囧妈》的编剧也被挖过来了。你说这样的豪华阵容,不整出点成绩,好像对不起观众,对不起团队,也对不起那烧掉的一亿块钱。#创作挑战赛七期#

但理想和现实之间,总隔着条深沟。不知道是不是宣传不给力,上映前三天,《假爸爸》的预售票房才161万。这么点数目,说难听点,不够塞牙缝的。有业内人士估计,这片子的最终票房恐怕也超不过3000万。你掐指头算一下,从1亿到3000万,中间那个窟窿能让人跳进去了。而且,同期上映的还有不少强劲对手,比如古天乐主演的新犯罪片,再比如好莱坞大片,你觉得观众会优先选哪种?答案不用猜,都摆明白了。

市场反响不好,并非偶然。《假爸爸》其实从内容上来看,就埋下了隐患。据一些提前看片的人反馈,这部影片就是典型的小品式喜剧,说白了,就是把几段小故事拼凑起来撑满90分钟,看似热闹,却缺乏扎实内核。不信的话去翻翻预告片,那里面贾冰分饰两角,可惜角色塑造差不多一个味道,没有高低层次之分。另外还有一点挺致命,以前他接拍的一些网大质量真是不敢恭维,被网友戏称为烂尾楼级作品。时间长了,人气逐渐流失,新作自然没人买账。这就是所谓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吧!

相比之下,同样是从演员转型导演,有些人的路线就清晰得多,比如徐峥。他不仅擅长挖掘生活里的荒诞感,还有能力将个人特色融入商业元素,所以他的作品总能轻松俘获大众。而吴京则更绝,他抓住民族情感,用动作戏打动全场,一招制胜。此外还有贾玲,她用亲情题材赚足眼泪和口碑,《你好!李焕英》直接封神。所以问题来了,他们为什么行,而贾冰却栽跟头?核心原因可能就在于创作者能力和项目执行力上的差距。成功并不是运气使然,而是一环扣一环地铺垫出来的结果。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看来,《假爸爸》到底输在哪儿呢?答案其实已经呼之欲出了。一方面,它没有找到真正触动观众内心的主题;另一方面,小品化表演虽短平快,但支撑不了复杂叙事结构。不过话又说回来,失败未必全盘否定努力,只能说明时机或者方式欠妥罢了。如果能够总结经验教训,下次选择更贴近主流审美、更有普世价值共鸣的题材,相信扳回局面的机会还是有的。

人生嘛,有时候就是这样,多多少少需要跌几个跟头才能学聪明。我倒觉得,如果未来某一天看到贾冰东山再起,也不会特别惊讶,因为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他是真的愿意为了梦想尝试各种可能性。这年头,会摔跤不可怕,可怕的是摔完爬不起来。所以呀,各位读者朋友们,你们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呢?



点赞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
QQ空间
举报